說起李縣令的事蹟,王二牛如數家珍。
每一樁每一件,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王二牛是雲夢縣的本地人,再加上他受過李縣令的大恩。
因此他對李縣令的事情格外的關注。
但凡李縣令有什麼動作,他都打聽得一清二楚。
現在難得外地的老爺,想要知道李縣令的事蹟,王二牛當然要藉此機會好好吹噓一番。
王二牛從李縣令剿匪開始,一直講到現在雲夢縣將要發展房地產行業。
足足講了近一個時辰。
如此漫長的時間,要是在平時,羅知府根本就受不了,身體早就吃不消。
可現在,聽著王二牛滔滔不絕。
羅知府聽得津津有味,一副興致盎然的樣子。
絲毫沒有疲憊的感覺。
這些內容他之前就知道,手下把雲夢縣的訊息都蒐集起來,每隔一段時間就向他彙報。
可現在不同。
現在在雲夢縣的地方,聽著雲夢縣的百姓講述李縣令的事蹟。
這種感覺完全不一樣。
別說羅知府,就連羅傾城也是聽得興致滿滿。
羅傾城在來之前對李川瞭解不深。
可現在聽了雲夢縣百姓對李川的評價。
她心中對李川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李川是一個為百姓做事的好縣令。
隨著王二牛說的越多,羅傾城的內心就越震撼。
她知道,要做到這一點有多麼困難。
不說其他的。
光是給百姓開這麼高的工錢,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
養活這麼多百姓,讓百姓的生活變好。
僅僅是這一點。
就讓她對李川刮目相看。
她是羅知府的女兒,深知讓百姓衣食無憂有多麼的困難。
別說是她爹這個漢陽府知府。
哪怕是大明皇帝,都做不到這一點。
“說到工作問題,鐵柱最有話說。”
“鐵柱一家人之前就是流民,來了雲夢縣後,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慢慢變好。”
“鐵柱,你和老爺說一說你們一家人的情況。”
王二牛向鐵柱使眼色。
鐵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羅知府父女兩人把目光轉向一旁的鐵柱,很好奇以前是流氓的一家人生活是怎麼變好的。
說到這個,鐵柱想說的話的太多了。
遙想以前他們一家人漂泊流浪的日子,是有多麼艱難。
和現在的好日子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老爺,我們一家五口人,之前都是河南人士。”
“自從家鄉遭了災,我們一家人就開始逃難。”
“原本我們一家人要逃難到江南的,可在路過湖廣境內時,聽說雲夢縣接納流民。”
“於是我們一家人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就來了。”
“一開始想著,雲夢縣不讓我們餓死就行,給我們一家人一口吃的就可以了。”
“結果萬萬沒想到,遠超我們的想象。”
“雲夢縣把我們一家人安頓得明明白白的,讓我們一家人可以在雲夢縣安家落戶。”
“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在雲夢礦業公司工作,每個月的工錢有二兩銀子,而且還包吃包住。”
“小兒子更是厲害,被和平軍看中,每個月的工錢有三兩銀子。”
“至於我,現在在雲夢縣一個糧店工作,每個月也有四錢銀子。”
“現在我們一家人的日子,比以前可好太多了。”
“我們一家人能有今天的一切,這都是李縣令的功勞。”
“沒有李縣令,我們一家人很可能餓死在路上,哪裡有今天的好生活。”
鐵柱越說越感慨,李縣令是他們一家人的大恩人。
他們一家人不知道該怎麼報答李縣令。
唯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才是對李縣令最大的報恩。
鐵柱慢慢講述自己一家人的經歷。
羅知府父女兩人聽得異常認真,被鐵柱的經歷完全吸引。
直到這時。
羅知府才明白,雲夢縣為什麼如此厲害,可以逼得朝廷妥協。
雲夢縣對待百姓如此之好,百姓自然死心塌地的擁護李縣令。
整個雲夢縣上下一心,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