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命人安排車駕回朝,分派使臣帶著旨意,頒佈給各處諸侯,讓百姓都依照這個方法種植。使臣領旨後,通告四方。
天下百姓接到旨意,都遵照執行。到了第二年季春,百姓下種,移栽到溼潤的地方,用糞肥澆灌。那些下種後長出秧苗,移栽到溼地並施肥澆灌的,一株草能結出百粒種子;而不移栽、不施肥的,一株草只結一粒種子,差別十分明顯。百姓因此有了充足的食物,萬民歡悅。年年都依照這個方法種植,路邊到處都是五穀。百姓紛紛向神農帝進獻,炎帝都給予豐厚的賞賜,暫且不表。
一天,炎帝外出打獵,看到百姓插秧十分辛苦,汗流如雨下,感嘆道:“盤中的食物,每一粒都是辛苦得來的!”隨即召來百姓,教導他們說:“你們可以把木頭截斷做成耜,把木頭彎曲做成耒,這樣你們就不用這麼辛苦了。”農民叩謝,立刻回家製作。之後使用,果然十分便利。炎帝也把這個方法頒佈天下,讓百姓都依照樣式製造使用,百姓十分高興。這是神農帝流傳萬世的第一大功。後世賢才聶夷中讀到這段歷史,寫詩道:
鋤禾日當午,汗流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