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少康就長到了十六歲。他的外公看他聰明懂事,就封他做了有仍國的牧正,負責管理畜牧。
寒浞聽說了這件事,心裡一驚,害怕少康長大後會找他報仇,就派椒生去抓少康。幸好有人提前給少康通風報信,少康嚇得趕緊逃到了有虞國。虞侯看少康機靈聰慧,氣質不凡,有帝王之相,就封他做了庖正,掌管膳食。後來,虞侯乾脆把自己的長女淑英和次女德芳嫁給了少康,還把綸邑封給他們,那裡有十里土地,五百個農夫,讓少康夫妻在那兒安居樂業。
少康到了綸邑後,很會收買人心,一邊廣施仁德,一邊暗中謀劃復國。他心裡一直想著要為父親報仇,可又恨自己力量不夠,每天都為此憂心忡忡。
再說那個遺臣傅靡,之前逃到了有鬲侯那裡。現在聽說帝相的皇后和少康在有虞國,少康還在那兒廣施仁德,傅靡高興極了,趕忙和有鬲侯商量起兵,去有虞國迎接少康復位。有鬲侯答應了,馬上點起五千人馬,還發文書通知有仍侯,一起到有虞國集合。
大家見到少康後,想起以前的遭遇,都忍不住大哭起來。傅靡連忙勸道:“各位,咱們得同心協力,恢復王室,成就大業,可別像女人一樣只會哭哭啼啼的!”眾人這才擦乾眼淚。
咱們來看看這三國諸侯都是什麼情況:有鬲侯是禹王第三子罕的後代,姓餘名振,年僅十八歲,長得面如傅粉,嘴唇像塗了硃砂一樣紅,這次他帶著五千兵馬,和帝相的舊臣傅靡一起出發;有仍侯是舜帝的後代,姓姚名達,是少康的外祖父,六十八歲了,面容白淨,留著長長的鬍鬚,也帶著五千兵馬;有虞侯是商均的後代,姓姚名悅,是少康的岳父,四十二歲,紅臉膛,長著黃色的鬍鬚,同樣帶著五千兵馬。少康自己也召集了夏朝那些流亡計程車大夫,湊了五千多人馬,一起護著車駕前進。
少康和這三路諸侯合起來,一共有兩萬三千兵馬。他們選定九月初一日,浩浩蕩蕩地朝著安邑殺去。這一戰,到底誰勝誰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