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讓艦隊直接開到秘魯南部,在與智利交界的地方建設一座城池:秘南。
之後這裡留守的提督‘秘愛民’,除了清剿當地的印加部落之外,還負責開發印加帝國中部的銀礦。
這裡是印加人的大本營,朱桂破例多留了1萬人,這座城池一共有2萬人口。
兩萬裝備後裝步槍計程車兵,任他印加人再怎麼折騰,也不會翻起什麼浪花來的。
朱桂在新大陸圈的地,南殷洲部分,基本上是沿著南緯15度線畫一條橫線。
這樣就是從秘魯南部,一直向東延伸穿過巴西高原中部。
這條線以南,包含‘的的喀喀湖’,這個面積8300平方公里,海拔3821米的世界第一大高原淡水湖。
要知道,秘魯南部和智利北部是極度缺水的,有了這個大湖,就等於有了一座大水塔。
南緯15度以南,還包括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這個足以養活10億人口的大平原。
還包含大量銅礦。
秘魯銅礦也主要集中在與智利交界的地方。
而智利更是世界第一大銅礦國。
華夏是非常缺銅礦的,而銅礦主要集中在秘魯和智利。
這裡還集中著鋰礦,是電動車不可缺少的,其實也集中在秘魯、智利、和玻利維亞交界。
這一條線剛好將鋰礦包裹在內。
而鐵礦,世界第一大鐵礦和第二大鐵礦,都集中在這條線之南。
沒錯,巴西的鐵礦,主要集中在巴西高原南部!
所以朱桂沿著南緯15度線所劃出的地盤,完美包含了巴西的‘鐵四角’這個世界第二大鐵礦。
並且包括巴西的科倫巴鐵礦,還有玻利維亞的‘穆通鐵礦’這個世界第一大鐵礦。
這種劃法,等於直接將地球上60%的鐵礦全拿到手。
雖然在這條線以北,還有一些鐵礦,但那個量級與南緯15度以南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小渣渣。
總要給原住民留一點殘渣剩飯,全部拿走也不像話。
這種劃法,幾乎涵蓋了南美洲最優渥的地區。 離開了秘南之後,朱桂繼續向南航行,之後在後世智利的首都,建立了一座城池:銅城。
後世第一大銅礦國!
後世華夏因為缺銅,子彈全是在鋼殼之外刷了一層銅漆。
有人說這是為了省錢,說銅子彈太貴,用鋼殼子彈可以大大節省成本!
拜託,說這話的人動動腦子好不好!
堂堂東方大國,如果還在乎幾個子彈錢,估計這個國家已經快亡了!
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以購買力計算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還會花不起子彈錢,那讓人家小國情何以堪?
後世華夏每年消耗子彈兩億顆,平均100萬顆子彈需要銅13-14噸,那就是總計不到2800噸的銅。
以後世2023年的銅價,每噸6.4萬,總計需要花費1.8億。
如果堂堂一個大國,每年連1.8億的彈藥錢都花不起,估計也距離亡國不遠了,所以後世華夏不用效能優良的銅做子彈,而是用效能差一等的銅覆鋼,並不是因為錢的問題,而是因為華夏缺銅。
和平年代可以花錢買銅,然而,如果是戰爭呢?
如果是外界運輸不暢通呢?
所以華夏選擇鋼殼作為彈藥,根本不是為了怕節省那幾個錢。
而是為了戰略安全!
這就好比二戰時,小日子被掐斷了石油航線,毛子被掐斷了橡膠航線,會給本國軍工帶來很大影響。
再比如阿根廷馬島之戰,所用的導彈是從法國進口的,戰爭一打起來法國直接斷供,讓阿國的戰鬥機瞬間沒了彈藥。
所以,和平年代很容易買到的東西,戰爭年代卻不一定能買到。
買銅造子彈的確花不了幾個錢,然而,如果有一天買不到銅呢?
為了避免緊急時刻吃癟,所以華夏才選擇鋼殼作為彈藥。
而現在朱桂拿到了智利,就預示著華夏今後再也不缺銅了。
按照慣例,銅城仍然是1萬人口,由總督銅愛民鎮守。
之後,艦隊繼續南行。
在經過了一千五百公里之後,風浪越發巨大,他們已經進入了魔鬼西風帶。
那滔天巨浪,宛如要將一切船隻吞噬。
幸好他們的船隻清一色在1700噸以上,抵抗風浪能力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