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之快非常人能比,若不是從沛都、宋國、陽留、陽城、斟鄩、西毫進入京洛,而是透過曹邑、汲邑、寧邑、野王進入京洛速至少還要快上兩個時辰,然那四郡之地的據點自從毀掉之後,還未建立起來。
等盧思義出了京洛到了陽城,京洛國主才收到帝丘的戰報,邳國率先攻破了帝丘。
盧思義到了沛都,京洛國主才收到,盧國國主突破京洛守城大軍,逃亡至嘉國。
盧國鎮國大將軍,被俘,又被義軍搶了去。
京洛國主甚為氣憤。
盧國八成的官員家眷,在盧國突圍與京洛作戰時,被義軍擄掠而去。
盧相府也被義軍佔領。
可以說,京洛軍在帝丘不佔任何優勢。
再者密信中所言,盧思義早有把野王、寧邑、汲邑、曹邑之地讓大將軍接管,甚至還拱手相讓帝丘,沒想到他與盧思義又簽訂了這麼一份協議。
也就是拱手把帝丘讓了出去。
不但如此,還賠上一個虎將軍,氣的京洛國主扔掉桌上所有簡牘。
恢復情緒之後,急忙下了旨意,讓大將軍班師回朝,鎮守京洛,四郡之地不必鎮守。
同時京洛之主,接著下旨令,讓其兩王封地將軍,領兵去接收四郡之地。
他們不得不去。
只要帶兵而去,那麼四郡之地賜予兩王,就可收回現有封地,沒有兵權在手他們不得不遷移。
此事又急不得,只能一步一步施行,想讓他們前去駐兵,一郡駐紮二十萬,就能抽空他們所有兵力,雖然這裡面也有忠於京洛新主的,可他卻不能對這些將領完全信任。
只是他不知道是,盧國突圍,京洛死傷多了十萬不說,義軍與京洛大軍也發生了摩擦。
此刻已經到了雙方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
京洛大將軍指責左大將軍不講信用,破宮殿,帝丘歸京洛所有。
左將軍闡明,盧國主出逃主動放棄帝丘,盧國主的罪己詔在自己手中,證明是盧國主把帝丘讓給了邳國,再者對方也未攻破宮殿,先被義軍所佔。
同時,邳國願意承認帝丘為盧國封地,他們手中現在可是有盧國主血脈。
京洛軍在帝丘不管什麼名義都不能站住腳,此刻必退。
然京洛大將軍卻是不這般想,自己出徵時五十萬大軍,現在能夠作戰的不過十幾萬,若是不拿下帝丘,如何向國主交待,他必須拿下帝丘。
雙方因此事,爭論不斷,下面在不斷髮生摩擦。
甚至雙方還在不斷詆譭對方名聲。
然義軍攻入帝丘之後,再無做過任何傷天害理之事,除了抄沒官宦之家,對商賈、平民沒有造成一絲傷害,與之前的作戰方式大相徑庭。
京洛作戰與往常一樣,攻入帝丘,佔領的區域兵卒釋放情緒,糟蹋平民、貴族,大將軍沒有過問,現在成為了義軍重點宣傳的劣跡。
而京洛大軍為了反擊,拿之前張、高大將軍讓盧國子民用人命填護城河攻入濮州回擊。
可帝丘裡面的人沒有見過,再看義軍的操守他們沒有遭到迫害,多少有些不信。
雙方小摩擦越來越多,甚至互相之間還有打死人的。
可大戰一直沒有爆發,誰都清楚,真爆發,代表著兩國之間的盟約撕壞,誰也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
京洛大將軍接到國主密令,多有不甘,卻只能選擇撤軍。
一咬牙,在曹邑與帝丘俘虜的盧國士兵加上傷殘的共計四十萬,全部趕入到帝丘。
讓左將軍頭疼去吧。
他們的開銷,可是天文數字,這還是一天只給他們喝一頓稀湯情況下。
帝丘的還好,從曹邑被押送過來的,已經皮包骨頭。
左將軍哪裡處理過這樣的事情。
他們看押的也有俘虜,不過加在一起不到十萬,分了十處地方,以防反抗。
現在這四十萬至少要分更多的地方,如何看押成了問題,盧國已滅,放他們回去多數會成為流竄的盜匪。
左將軍急忙密信一封,命人送往邳都交與盧思義,看護國公有何打算。
盧思義剛到邳都,正好收到左將軍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