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對著勘輿圖發起了呆。
泰山、嶗山、蒙山、五蓮山、雲門山、昆嵛山、廬山、嶧山、熊耳山、千佛山等等,青州所有山脈都在堪輿圖中,
蒙山、熊耳山已被盧思義完全掌控,五蓮山、魯山、嶧山、泰山基本被掌控,嶗山、千佛山、雲門山佈局有半年時間,現什麼情況盧思義並非清楚,昆嵛山一直不敢進入離鎮東軍太過近,容易被圍剿,現應是不錯時機。
盧思義看著昆嵛山地圖,目光停留在上方,打起注意。
這一停留就是半個時辰,沒人打擾他。
都知盧思義此刻在思考著,不宜打擾。
隨之他又在其它標註的山上看去,來回又看半個時辰,拿起石頭在地上寫寫畫畫起來,他自知不是天才,腦子也不夠靈光,就連編制的盧思義主義,盧思義思想,盧思義理論都是半吊子。
這一畫就是兩個時辰,天色大亮,聽到外面有了動靜才停下來。
“參見主公。”
是荀彧,大壯把他帶來,看面色就知一路風塵僕僕,臉色並不好看。
盧思義急忙攙扶對方關切道:“此處無外人,文若兄,稱我弟即可。”
荀彧聽之大驚。
“主公,上下關係不可廢,這般不妥。”
盧思義臉色一沉,瞬間臉色又緩了過來,與程昱不同,他荀彧還沒真正融入到這隊伍裡面,對於盧思義的三大武器還不熟知。
盧思義正色道:“文若兄,你對軍規制定,有何看法?”
荀彧聽盧思義竟還是這般稱呼,內心有些鬆動,要知他家人可在程昱手中,自是對盧思義存有敬畏之心,若說忠心無二那就有些不妥。
此刻雖是敬畏,心中亦是有了想法。
“主公,可要聽文若真言。”
盧思義正色:“自是真的。”
荀邈這才道:“軍規改革甚好,只是這開智文若不敢苟同。”
盧思義來了興趣,肚子卻是發出抗議,不由看向大壯吩咐:“多備些吃食,加上文若兄的一份兒。”
大壯忙乎開來,別看他如鐵塔,這粗淺的活,他自不比其他人差。
小玉問之,一同幫忙去了,此刻洞外站著的是那信使與小璧。
劉秀寧在洞中靜靜聽著二人對話。
只聽荀彧言道:“主公,讓那些士卒認些字,學會寫自己名字自是好的,開智卻是弊大於利。”
看盧思義未插話,認真聽著,荀彧不接著言道:“歷來國主,統治國家子民,武定國,文安邦。”
“文,自是有世家出人才,他們才會大力支援,且有能力支援這一國家正常運轉。”
“若,民開智,一無錢財,二無大能,卻會滋生危害想法,若有人蠱惑,噬主自不在話下。”
“次之,國家也用不到這般多人才,只是選拔人才就會增加大量負擔,定會衝亂國有制度。”
荀彧侃侃而談,盧思義認真聽之。
劉秀寧倒是沒想到荀彧能說出這樣話來,心中桎梏也在鬆動。
怪不得,有的國家富得流油,為何不多建立學堂讓民開智,讓國富強,緣是這般。
盧思義聽之不由喜悅:“文若兄大才。”
此話一出,劉秀寧心中一沉,難道自己相公也有這般想法?她看這些人開智,內心甚是欣慰的。
只聽盧思義接續道:“文若兄,也只有你敢在我面前,直言相告,我心甚慰。”
“那我也來來說說,民開智的利處,你且聽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其一,令行禁止,統一作戰自是問鼓排兵佈陣,自不必看什麼文字,若我等分散作戰,遠隔百里,又如何能做到如臂使指?”
荀彧:“自是提前下達作戰任務。”
盧思義:“若遇變故,需改變作戰計劃哪?”
荀彧:“自有傳令兵在。”
盧思義:“若傳令兵,傳達有誤哪?”
荀彧:“這怎可能,傳令兵自是要精準傳達資訊的,有誤可是殺頭大罪。”
盧思義笑了起來,聞到肉香。
轉移話題:“暫且不說這些,填飽肚子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