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天空、深藍的海與白色的南極洲冰蓋,共同構成冰雪世界的色彩。這裡安靜的時候,耳朵裡充斥著自己血液流動和心跳的聲音。這裡狂躁的時候,狂風裹挾著冰霜席捲天地,如同怒吼的魔鬼。這裡的美麗和恐怖才配得上“魔鬼之地”的稱謂。
阿貝爾-格里格和他的老師以及隨行同伴們躲在雪屋裡休息。雪屋雖然沒有極地愛斯基摩人造得那麼好,充其量只是在雪中低地裡的雪窟窿,但也是在冰雪風暴裡難得容身之所。
在海豹油脂燃燒的滋滋聲中,人們擁擠著都睡下了。只有阿貝爾寫著自己的日誌,雖然厚厚的皮手套握住筆有些困難,但他依然享受著自己難得休閒時光。
這本嶄新的筆記本是老師羅阿爾德-阿蒙森送給他的,上個月從鯨灣營地出發的前一天老師遞給他這本筆記本時說道:“你上一本日誌應該把西北航線寫完了。現在,讓北極見鬼去吧,現在必須趕在斯科特這蠢貨之前到達南極極點!”。當時說這句話,阿蒙森的大鬍子上的結冰鼻涕掉了下來,顯得很滑稽。
實際上,筆記本這種奢侈品耗盡了阿貝爾那可憐的薪水。耗時五年的北極探險怎麼可能用一本筆記本就能寫完,僅僅關於極地愛斯基摩人的記載就用了厚厚一本。
日誌上寫滿了有趣的故事,還有阿貝爾的自繪插圖,企鵝和海豹的素描躍然紙上。他喜愛動物,認為動物是世界上的精靈。甚至認為自己並不是人類,而是應該在旅途遇到的動物中找到自己的同類。因為,自己丑陋的臉在人類社會中找不到相同之處。
據老師所說,阿貝爾出生在挪威南部薩普斯堡的一家麵包作坊門口的嬰兒搖籃裡。被路過的老師撿到。當時只有十三歲的阿蒙森以為撿到的是一個放在搖籃裡的奇異動物。老師總是戲謔地說,“正因為小時候沒有把你解剖研究的勇氣,所以我的確不是學醫的料。”
阿貝爾的唯一親人就是自己的老師,從小他就跟隨阿蒙森學習和冒險。年已四十歲的阿蒙森是一個有著海盜和流氓的外表和溫柔善良的內心,以及他永不停止的甚至是瘋狂的探險精神。
兩年前,聽到美國人抵達北極的訊息時,老師暴跳如雷。但是,只用了一晚上的時間,阿蒙森就做出了決定,改變了目標:到達人類從未踏足之地——南極極點。而且必須是第一個,哪怕是自己的同胞斯科特也不行。
阿貝爾在筆記本上寫道:“日期——1911年12月4日。天氣——極晝,暴風雪。內容:南極羅斯屏障被我們遠遠拋在身後,今天是登上海伯格冰川的六天。遭遇到暴風雪。寒冷和暴風不是最可怕的,至少讓我有時間躲在雪屋裡寫日誌。但我祈禱冰裂縫群再也不要遇到了。已經損失一架備用雪橇和三條極地犬。但老師說這些都是小事,只要別出現白化天。那才是魔鬼的吃人魔法。”
暴風雪停了,六架雪橇和五十二條極地犬在南極冰蓋上繼續賓士。阿蒙森的運氣終於逆轉,一行人再沒有遇到冰雪風暴或者冰裂縫。向著目的地一路高歌猛進。十天之後,他們來到一片冰丘。阿蒙森的興奮表情預示著團隊到達了目的地。果然,在一系列儀器確認後,他們成為第一批來到南極極點的人類。
公元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在一片蔚藍的天空之下,一片冰封的大地之上,他們在南極極點的上空升起了挪威的十字國旗。
接著,在自豪與興奮中,他們開始安營紮寨。阿貝爾撐起了帳篷,拿著冰地錐的另一頭用力固定帳篷的一角鐵釦。突然,“轟隆!”一聲巨響。平整的冰封地面陡然翻騰、雪花四濺。彷彿在冰天雪地裡突然盛開的白色花朵包裹著阿貝爾,曇花一現之後,大地出現一條冰縫隙,阿貝爾的身影就此消失。
冰裂縫,並不寬也不長。但,極深。阿蒙森跪在冰裂縫旁呼喊著阿貝爾的名字。強光電筒的光柱在黑暗的深淵裡逐漸消失。用所有人身上的探險繩首尾相連著,一頭綁著電筒,深入近兩百米之後依然沒有到達深淵的盡頭。
阿蒙森阻止了同伴深入冰裂縫的拯救行動,因為那無異於自殺。人類半個世紀以來的南極探險中,掉進冰裂縫的悲劇時常發生,可從來沒有人能從幾百米到幾公里深度的內陸冰裂縫裡生還。阿蒙森相信,作為學徒、同伴或者兒子的阿貝爾,他的善良和不容於世界的醜陋面容,這裡,地球的盡頭,南極的極點是他最好的歸屬。
三天後,阿貝爾的老師和同伴們離開了。
五個星期之後,又來了一批人,同樣是挪威人。看到冰丘上自己國家的國旗和幾個帳篷之後,又走了。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