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武宗李炎:會識人用人的英武之主(下)(3 / 4)

同年九月,契丹首領屈戍表示歸順唐朝,被授予雲麾將軍、守右武衛將軍的官職。盧龍節度使張仲武收回了回鶻曾經賜予契丹的舊印,並改賜唐朝鑄造的新印——“奉國契丹之印”。這標誌著契丹正式成為唐朝的附屬勢力,也體現了唐朝對邊疆少數民族的有效管理和整合能力。

同年的十月,吐蕃贊普朗達瑪逝世後,吐蕃使者論贊等人前來唐朝通報哀訊。李炎派遣將作少監李璟前往吐蕃進行弔祭,此舉不僅表達了對盟友的尊重,也有助於維持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

會昌四年(844年)二月,黠戛斯可汗派將軍諦德伊斯難珠等人入朝進貢。黠戛斯可汗計劃遷居原回鶻可汗居住的牙帳,並請求出兵平定回鶻烏介可汗的具體日期及與唐軍會合地點。對此,唐武宗回應以詔書,表示將在當年秋季下令幽州、河東、振武、天德四鎮出兵屯守要道,攔擊回鶻和黑車子族的逃亡人員,並按照過去冊封回鶻的慣例冊封黠戛斯可汗。這次交流反映了唐朝與黠戛斯在對抗共同敵人時的合作意願。

到了會昌六年(846年)正月,南詔、契丹、室韋、渤海、牂牁、昆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再次派遣使者入朝。十七日,武宗在麟德殿隆重接見了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使者,展示了唐朝的威儀與包容。特別是二十三日,渤海王子大之萼親自入朝覲見,進一步鞏固了兩國間的友好關係。

透過上述外交活動可以看出,會昌年間唐朝積極維護和發展與周邊各民族及國家的關係,既體現了大唐帝國的強大吸引力,也為邊疆穩定和社會和諧做出了貢獻。武宗及大臣們巧妙運用外交手段,在處理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確保了唐朝在東亞地區的主導地位。

歷史評價

李德裕對武宗的評價

宰相李德裕在不同場合對唐武宗李炎給予了高度評價,特別是在軍事和政治決策方面。他曾在《資治通鑑》中提到:“今春澤潞未平,太原復擾,自非聖斷堅定,二寇何由可平!”這句話強調了唐武宗李炎在面對內外雙重挑戰時所展現出來的果斷決策能力。李德裕認為,正是由於武宗的堅定決心,才使得兩次叛亂得以成功平定。

此外,李德裕還為武宗撰寫了《仁聖文武至神大孝皇帝真容贊》,詩中充滿了崇敬之情。他描述了武宗統治時期的輝煌成就,包括北伐獫狁、西服堅昆等軍事勝利,以及透過智慧和勇氣解決國內紛爭的能力。李德裕將武宗比作天上的星辰,光照四方,涵育萬物,尊嚴如神,讚美他在治理國家時秉持中和之道,以德化民,以仁持盈,展現了他對儒家理想的實踐。

官方《遺詔》中的功績總結

在總結唐武宗執政生涯的《遺詔》中,朝廷對其功績做出了正式而全面的評價。《遺詔》指出,武宗即位以來,恭守先人留下的偉大基業,臨御天下整整七年。這期間,他日夜憂心國事,致力於推行重大政策。他成功翦除了狡猾的外敵,與遠方的堅昆建立了友好關係;討伐了壺關的劉稹,擒獲了幷州的楊弁,確保了邊疆的安全穩定。同時,他還廢除了摩尼教的非法活動,革除了佛教中的不良風氣,避免了這些宗教勢力對民生的侵蝕,促進了正統教義的發展,逐步改變了社會風俗,向著更加和諧的方向前進。唐武宗李炎始終關心百姓的生活,努力營造一個合理有序的社會環境,隨著施政理念的深化,親自處理政務的態度更加勤奮。

無論是李德裕個人的讚譽還是官方《遺詔》中的評價,都一致肯定了武宗在其短暫但充滿活力的七年統治期內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他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內政管理尤其是宗教改革方面也展現出了非凡的決心和遠見,為唐朝後期的歷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努力不僅鞏固了中央政權,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政治遺產。

北宋學者石介的高度讚譽

石介在其著作中對唐武宗李炎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尤其讚賞他在處理佛教問題上的英明決斷。他這樣評價道:“在有唐之時,憲宗迎佛骨,刑部侍郎韓愈上疏切諫。到了武宗皇帝,則徹底拆毀全國寺廟,遣散所有僧尼,銷燬一切佛像。武皇帝的英威如此顯著,諡之曰‘武’,實至名歸。”石介進一步指出,古代帝王以武力定天下而使人心服者,有周武王;以征伐威懾四夷而來朝者,有漢武帝;而以睿智英斷、聰明正直去除佛教弊端者,則首推唐武宗。

他認為,佛教在唐朝根基深厚,成為社會的一大隱患,歷經數百年,即使如唐太宗之聖神、唐明皇之仁勇、唐憲宗之英睿,皆未能根除其影響。然而,武宗皇帝在眾多先王之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