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臨危登基:唐肅宗李亨面臨的挑戰(上)(2 / 4)

情緒低落,飲食減少。最終,在高力士的建議下,唐玄宗決定立長子為儲,於738年六月初三正式冊立李璵為皇太子。

此後,李亨經歷了多次改名:740年改為李紹,744年又改為李亨。成為皇太子後,李亨面臨著來自宰相李林甫等人的政治威脅。李林甫及其繼任者楊國忠作為朝廷的重要勢力,對李亨構成了顯著的挑戰。而唐玄宗似乎不願看到太子的權力過大,因此並未積極干預李林甫對李亨的打壓。儘管如此,這段時期相對而言是李亨政治生涯中較為穩定的一段時光,因為他尚未遭遇足以動搖其地位的重大打擊。

到了746年,局勢變得更加複雜。正月,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在京師長安向唐玄宗獻上戰利品,並表達了對李林甫的不滿以及對韋堅的支援。這一舉動將原本暗中的權力鬥爭公開化。李林甫得知此事後,迅速做出反擊,並利用自己的職位優勢加快了對反對派的打擊力度。而楊慎矜成為了李林甫對抗太子集團的關鍵人物之一。

746年元宵之夜,太子李亨出遊時在市井中遇到了韋堅。之後,韋堅又與邊鎮節帥皇甫惟明夜遊長安城內的景龍道觀。由於韋堅是太子妃的兄長,而皇甫惟明是重要的軍事將領,他們夜間私下的會面給了宰相李林甫攻擊的機會。

李林甫迅速行動,指示御史中丞楊慎矜上書彈劾韋堅,稱其不應與邊將“狎暱”。李林甫進一步向皇帝報告,指控韋堅和皇甫惟明圖謀擁立太子。唐玄宗接到報告後,立即下令調查。儘管他懷疑二人確有密謀,但他並不願意輕易牽連到太子李亨,因此最終只以“過度追求晉升”為由懲治了韋堅,而沒有涉及太子。

皇甫惟明的兵權則被轉交給朔方、河東兩道節度使王忠嗣,後者與太子關係密切。這次事件中,雖然李亨一度面臨危險,但最終未受牽連,而李林甫也未能達成打擊太子的目的。這樣的處理方式顯示了玄宗對太子的保護態度,同時也暫時平息了針對太子的政治風波。

風波迭起

韋堅被貶後,他的弟弟韋蘭和韋芝上疏為他鳴冤,並試圖拉太子李亨作證。此舉卻引發了唐玄宗的不滿。為了自保,李亨急忙上表辯解,並請求與韋妃離婚以示清白。玄宗雖然對李亨加以慰撫並同意了離婚請求,但韋妃最終削髮為尼。這次事件也顯示了李亨在政治危機中的謹慎態度,從而成功避免了進一步的牽連。

杜有鄰案給李亨帶來的心理壓力

不久之後,746年底,唐肅宗李亨的妾室杜良娣的父親杜有鄰捲入了一起由柳積告發的政治案件中。柳積指控杜有鄰“妄稱圖讖,交構東宮”,即散佈不實預言並試圖在東宮(太子府)內部製造分裂。這一罪名非常嚴重,直接威脅到了太子的地位和安全。

時任宰相的李林甫藉此機會擴大案情,將多名官員牽扯進來,意圖打擊政敵並鞏固自己的權力。一時間,整個朝廷陷入緊張氣氛,甚至一度威脅到太子李亨的地位。然而,隨著調查深入,最終發現這是一起由柳積惡意誣告引發的案件。

儘管真相大白,但此案帶來的後果依然嚴重。杜有鄰和柳積都在審訊過程中喪命,他們的家人也被流放。這一系列事件給李亨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他不僅擔心自身的安危,也對朝廷中的複雜局勢感到憂慮。

為了安撫李亨的情緒,唐玄宗決定安排他再婚,續娶了背景深厚的張良娣,後來她成為了皇后。751年,張良娣為李亨生下了兒子李佋(後封興王)。儘管有了新的家庭,李亨仍然保持著高度警惕,深知宮廷鬥爭的險惡和不可預測性。

這次事件不僅揭示了唐朝宮廷政治的複雜性和危險性,也深刻影響了李亨的性格和執政風格。他在位期間,始終對權力鬥爭保持高度敏感,努力維護皇權穩定,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同時也更加重視選拔忠誠可靠的大臣,以確保朝廷內部的團結和穩定。

直到752年,隨著李林甫的去世,唐肅宗李亨失去了一位強大的政敵,但新的宰相楊國忠迅速崛起,繼續對李亨構成了威脅。在這段時期,李亨與楊國忠之間的政治角力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潛在的危險。作為太子,李亨身處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必須小心翼翼地應對來自各方的壓力。

這種緊張局勢一直持續到安史之亂的爆發,這場大規模叛亂成為了改變權力格局的關鍵轉折點。在國家面臨危機之際,李亨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展現出了非凡的決斷力和領導才能。不僅成功地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還為平定叛亂做出了重要貢獻。

馬嵬兵變

馬嵬兵變是唐朝歷史上的一個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