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朋友劉大山分享他在中餐館發生的故事(3 / 12)

小說:逆境突圍 作者:拔掉根的野草

婿,卻是挑三揀四。處處提防,讓我受不了。

我始終沒有去動用母親給我在花旗銀行的錢。在樸珍熙和樸珍熙家族的眼裡,也許我真的只是一個送外賣的。所以,在她家族人的眼裡,我的地位是很卑微的。

其實母親知道我透過自學,考上哥倫比亞大學ba後,開心的不得了。說好好唸書,將來讓我打理她經營的酒店生意。父親則想讓我去接替他在國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生意。他們在經營上都遇到了難題,這年頭,各行各業都競爭激烈。但實力還可以。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插手,因為我知道即使是最親的親人,在他們離婚一剎那,把我一個人交給奶奶帶大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產生了距離感。

,!

我和樸珍熙之間沒有孩子。也許,我早就知道跨國婚姻,本來就是非常艱難的路。所以我的小蝌蚪一直穿著防彈衣。以免,日後生下孩子,又和我一樣,得不到真正的父愛和母愛。

回到紐約以後,我用這些年賺來的錢,自己投資了中餐館和韓國料理店。

其實在做化妝樣品生意的時候,我暗自開拓了多條銷售渠道。把很多的經銷商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並讓中國的一位同學做總代理,然後層層批發出去,因為經營的幾款化妝品都很暢銷,利潤非常可觀。我給了中國的同學年薪一百萬,讓他在上海組建了一個化妝品公司。結果貨源和銷售渠道控制好以後,第一年就賺了幾百萬。這些,樸珍熙都是不知情的。因為除了她家族作為供應商之外,我又找了韓國其他更優秀的供應商,也包括日本和美國的。而表面上,我在樸珍熙的家族,只是一個業務員,就像我在中餐館一樣,表面上只是一個送外賣的。

我很感激樸珍熙有一顆善良的心。在我情感最脆弱的時候,給了我溫暖和陽光。可是,她無法讓我在家族中獲得尊嚴,所以,我們不得不分離。

紐約的中餐館要想經營的好,並非易事,到處是溫州餐館,競爭異常激烈。於是,我把中國的小籠包、、肉包子、水餃、餛飩、豆漿、油條、大餅等特色中華餐飲文化,都融入了進去,一下子開了好幾個連鎖店,也賺了不少錢。偶爾的時候,我還會充當那個送外賣的,去體會一下一線員工的艱辛。而總經理,也是我哥倫比亞大學的同學。員工他們都不知道我才是真正的老闆。

我的第三段戀情,是和哥倫比亞的同學,她也是來自中國。叫趙玉梅。英文名叫alice。家境不是很好,從南京大學畢業後,作為交換生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碩士。需要一邊在餐館打工,一邊留學。前面說過,我的第一段感情和香港女孩王娟是在十八歲,第二段感情和韓國女孩樸珍熙是在二十一歲。第三段感情,和趙玉梅開始時,我二十五歲,她二十四歲。剛好是最好的年華。我們常常在圖書館一起看書,有時,也一起到中餐館打工。有時,還到《世界日報》,去做實習記者。發表了不少豆腐塊文章。這段感情沒有像前兩段感情那樣,奔放和執著,也沒有像很多戀人一樣,海誓山盟。更多的是相偎相依。我們經常探討一些學術上的難題,比如跨國管理要注意哪些國家政策的變化等。以及為生活的明天而奔波。她一直擔心,畢業以後,留不了紐約。所以,讀書讀的很認真,每次打工也很努力。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就像同學一樣相處。他以為我是個窮學生,我以為她也好不到哪裡去。那時,我感覺到我們是真正平等的。

中餐館三

我是亞歷山大,中文名叫劉大山。同事們叫我劉搭訕,因為我很喜歡和別人搭訕,也喜歡和陌生人聊天,傾聽他們內心最秘密的故事。我有著華人的面板,用著外國人的名字,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在紐約一家中餐館當送外賣的。每天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三教九流、各種膚色的人群。同事中,也有一些從中國來的黑戶,有的是躲避計劃生育只能生一胎政策,有的是躲避賭債,有的是貪汙以後,躲避檢方的追查。有的是在國內走投無路,呆不下去了,想在紐約有個新的開始。

我和其他同事,大多數時間都是住在地下室的雜物間裡。上下鋪高低床。紐約的地下室,不像傳說中那樣潮溼而陰冷,定期也會有打掃的阿姨。偶爾的時間,我也會住到父母給我買的長島別墅裡。

是的,母親怕我在紐約過的不好,除了給我存了備用金以外,還和父親一起為了我,在紐約的長島買了一棟別墅,只是我很少去住。因為離工作的中餐館有點遠,離哥倫比亞大學也有點距離。

和趙玉梅的相處,雖然是平等的,但沒有與樸珍熙一樣,充滿了浪漫的情懷,可以一起彈鋼琴,一起歌唱,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