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過餘一丁的強悍,但他自認這麼多年來也同不少的修行者打過交道,其中不乏道行高深者,可是能從本就非常清高的王道人口中聽到對餘一丁如此高的評價,沈辰基立刻震驚不已,隨即又生出了將其收為己用的念頭。
但是接下來王道人又道,餘一丁是大梁臨雲郡王府的女婿,鍾離傑是個什麼人物沈辰基不會不清楚,僅僅這一點就讓這位郡王暗道自己過於孟浪了。
要知道當初鍾離宇在交給餘一丁他們家族的信物玉牌時曾講過,鍾離世家在大梁那可是響噹噹的名頭,毫不誇張地說,就算餘一丁啥也不是,但是隻要有了這面玉牌,他就可以在大梁橫著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不僅如此,就算是到了大晉,這個身份也會幫助餘一丁解決不少麻煩,而現在王道人對沈辰基指出餘一丁背後的鐘離傑,這位大晉郡王這才想起餘一丁不僅是一名修行者,關鍵是還有如此深厚的背景,便徹底打消了先前的念頭。
面對這一次夷人暴亂,餘一丁可謂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至於其他人,像是鐵振堂、蔡祖明、李盛甚至趙衡事後都會在功臣的名單中榜上有名,但若是論起實際的貢獻,餘一丁說自己是第二,其餘之人絕不敢自稱第一,而沈辰基也是被餘一丁所救,所以他覺得正該對餘一丁有所表示才對。
當沈辰基將這個想法一說,王道人又有了一番說辭,老道也是一位修行者,他自然會用修行者的秉性來衡量餘一丁。
特別是餘一丁比他還強上許多,那麼這種層面的修行者自然會有自己的傲氣和傲骨,對世俗那些所謂的禮尚往來可能就不會太過看重,弄不好沈辰基送給餘一丁謝禮,他不僅不會感激,還會覺得這位郡王的做法過於流於世俗,因此而低看了沈辰基一眼。
按照老道提出的辦法,既然餘一丁對沈辰基有過救命之恩,那麼就請郡王記下這份恩情,畢竟餘一丁是大晉人氏,他在大晉指不定哪一天就會遇上麻煩事,到時候有沈辰基的身份背景,也許就可以幫助餘一丁化解危機呢。
聽了老道的建議,沈辰基一時也沒有想到其他更好的辦法,只好照此行事了,不過正巧餘一丁他們在坤陽城渡口沒有過得了河,沈辰基便派出李虎率隊保護餘一丁一家到達魚骨石鎮,又命令他安排好他們的過河事宜,船資由平洛郡王府來出,三倍的價錢,那可是讓船老大小小的發了一筆橫財的銀兩數目啊。
這也使得這個經常替權貴人家擺渡過黃河的中年人心驚不已,他當然明白郡王府出那麼多錢是什麼意思,特別是餘一丁還頂著一個“仙人”的名頭,船資又如此豐厚,船老大已經嚴令自己手下的那十幾個人小心行事,平平安安地把這位財神爺送過河去就算是萬事大吉了。
因此就算此刻渡船已經到岸,可是除了船老大一個人上前稟告餘一丁以外,就只有兩名牽馬的船工出現在底層甲板上,其餘的船工全都被船老大勒令老老實實地待在底層船艙中,就等著餘一丁三人下船後他們便準備返回魚骨石鎮。
這一趟生意船老大已經掙得足夠多,這點錢對於沈辰基來說根本就不算個事,他只是想已這種方式討好一下餘一丁而已,只不過最終的受益人反而成了船老大,這還真是一個始料未及的結果。
於是船老大壓根沒有考慮再呆在青烏鎮碼頭等待往北過河的客人,這幾天坤陽城開戰的訊息已經傳到青烏鎮,正因為如此,往北而去的旅人便更加稀少,而能夠租乘這種豪華渡船的客人本就不多,現在就更加難以遇見了,有錢有勢之人大都惜命,誰沒事還會自己跑去找死啊?
正是在這種情形之下,餘一丁也不想引人注意,只希望船靠岸後他們三人幾下快速離開碼頭前往青烏鎮區便好。
待渡船停泊穩當,餘一丁帶著二女緩緩走下舷梯,此時那兩名牽馬的船工已經將馬匹牽到岸上,只留下船老大點頭哈腰地站在一旁,恭候著餘一丁三人下船。
本來岸上那一群無所事事的力巴們已經不再注意這條渡船,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說,趕緊來一條貨船,讓大夥掙點酒飯錢才是正事。
但是自從渡船靠岸後,力巴們不僅沒有看見往日裡渡船上的船工們下船休息,而且居然見到船老大對餘一丁異常恭敬,雖說他們都清楚能夠租乘這條渡船的人非富即貴,但仍舊忍不住猜測餘一丁到底是哪一個王宮貴胄府內的大家公子。
直到柳翠和鍾離雪出現在船舷邊,這才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巴們的眼光全都直了,齊刷刷地就朝著二女望了過去,本來還在暗自猜測的眾人立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