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再一次嘗試失敗讓餘一丁有些迷茫,雖然他已經做好了失敗的準備,因為這次行功幾乎與他在坤陽城時的方法步驟完全一樣,餘一丁就是想再次體會一下當時的狀態,進而仔細琢磨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而這個思考的過程卻顯得有些漫長而另類,以至於兩個妮子會誤認為他陷入了走火入魔的境地。
就在兩個妮子緊張萬分又不知所措地圍在餘一丁身旁時,過了片刻後只見他眼珠一轉,瞬間恢復了正常,又左右望了望身邊目瞪口呆的二女,有些歉然地說道,“你們……?哦,大哥沒事,讓你們倆擔心了。”
可是兩個妮子仍舊十分不放心地仔細端詳了他半天,其間柳翠還開口問道,“大哥,剛才你那個樣子是怎麼回事啊?”
,!
餘一丁揉了揉鼻頭,使勁吸了兩下,翻眼答道,“大哥雖然已經掌握了御氣術的施展方法,但是現在不僅騰空所需的時間很長,毫無實戰意義不說,而且只要在半空中想要同時使用神念離體便會掉落在地,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哦?”柳翠聞言陷入了沉思。
鍾離雪在一旁雖然默不作聲,但是兩個人的對話她都聽在耳中,於是便露出和柳翠同樣的表情低頭思索。
看著兩個妮子的反應,餘一丁乾脆也不再站起來了,直接就在甲板上坐直了身體,雙臂抱在胸前,用一隻手掌託著下巴,呆呆地望著面前的甲板,就像她們兩人一樣,皺著眉頭苦苦思索起來……
修行確實需要參悟,也需要思考,可是那得建立在一定的修道基礎之上,透過反覆不斷地揣摩以期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而像餘一丁這種壓根沒有看過幾本修行書籍,也沒有高人長期指點教誨,僅僅是憑藉自身的異能,算是通讀強記了兩本修行入門的書籍,以及在玉屏山上被凌雲子指點了一二的半吊子修行者,他又怎麼可能做到在一時半會兒之間便能立時頓悟,衝破瓶頸呢?
缺乏修行基礎,甚至連怎樣思考都無從談起。
柳翠雖然經過洗經伐髓,已經踏入修行之門,但是自從她離開玉屏山後就連連遭遇意外,雖說這個丫頭只要有時間便會勤加修習,但畢竟修行的時日尚短,對於修行一途她自己還沒有完全弄清楚搞明白呢,現在哪裡又能幫助餘一丁突破瓶頸呢。
而鍾離雪就更不用說,或許她確實適合成為一名修行者,畢竟在失憶之時便能感受到體內的那股微弱的先天之炁,可以說是三人之中最具修行資質的一個,但是目前的她連柳翠都不如,還未達到精煉化氣,讓真氣在體內運轉小周天的程度,就更別說思考更加高深的御氣術修行瓶頸一事了,可以說在她的腦子裡關於餘一丁遭遇的修行瓶頸一事完全就是一團漿糊。
所以眼下的現實情形便是三個人傻傻地呆在渡船的平臺之上,卻是好半天都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
說來說去,三人之中還是隻有餘一丁算是“修為高深”之人,那麼有關他的修行瓶頸看來也只有靠他自己突破了。
就在餘一丁胡思亂想得頭昏腦脹,準備暫時放棄參悟之際,偶然間不經意地抬頭四下張望時,這才發現渡船幾乎已經處在河中央了,南岸的景物也變得越發清晰起來,眼看著渡河的行程已經過半,或許再有小半個時辰便可抵達南岸碼頭。
餘一丁記得離開魚骨石鎮之時,那位鎮上的捕頭告訴過他,從魚骨石鎮南渡黃河,對岸碼頭旁是一座小鎮,雖說黃河中下游的地貌普遍以平原丘陵為主,但緊鄰此鎮東南卻有一座名為烏蒙山的小山。
說是小山,那是相對於碧雲峰或者玉屏山那樣的西部大山而言,其實烏蒙山也有數百丈之高,滿山遍佈松柏以及桂樹等植物,遠遠望去好似一座黛青色的巨獸趴臥在小鎮一側,因此該鎮便被人以“青烏”相稱,已有數百年曆史,到了此鎮後再繼續往東南七百餘里便可抵達望桑鎮。
望著南岸那一片顏色與周圍黃土地有明顯區別的連綿山勢,餘一丁思緒翻湧,他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在他們離開魚骨石鎮時,那位捕頭還跟他說起過烏蒙山的另一個傳說,那就是此山是當地人口中的風水寶山,烏蒙山區方圓四五十里,與碧雲峰山區相比當然小了太多,但是在以平原和丘陵居多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那也算是一個較大的山區,數百年來當地百姓口口相傳著山中有一座前朝大官的古墓,只是至今仍沒有被人發現,而那位官員選擇此地作為自己墓葬所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烏蒙山乃是一處藏風納氣的上佳寶地。
餘一丁之所以思緒翻湧,那是因為他腦海中的前世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