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愈發不快,道:“胡鬧,一個二個都是胡鬧。”大步走向門口,開啟門來,只見建寧公主正雙手叉腰,大聲訓斥一個跪倒在地的侍衛。
“皇帝哥哥。”
“哼!刁橫任性,成何體統!”康熙面如冰霜。
“你在這裡候著,沒有朕的吩咐,不準進入!”康熙轉身回到上書房,只見海東青已經跪在地下,心頭怒火稍平,哼了一聲,在椅子上坐了。
建寧公主見皇帝發怒,不由得惴惴,她從雲南回來時,皇帝哥哥都沒有說一句重話責備,此刻卻不知是為了何事動怒,想到小寶也在裡面,一顆心懸了起來……
“東青,高麗是我大清屬國,東瀛是外洋島國,並無任何對我大清不利的舉動,你剛才說那樣的話,實在是胡鬧,眼下吳三桂勾結羅剎國造反,臺灣鄭家也蠢蠢欲動,這才是當務之急,哪裡有空去理會高麗和東瀛了?”
海東青知道自己剛才所言,的確是有欠考慮了,其實,任何一個生長在二十世紀的華夏人,只要還有丁點良知,丁點羞恥,丁點愛國之心的人,都有著或多或少的仇日心理,這是很正常的,儘管國家之間走的是和平相處的路子,但民間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仇日的糞青,其實非常多的,雖然很多人都是懵懵懂懂地活著,甚至還有很多人對現狀不滿,抱怨這個那個,但是一旦說到島國在二十世紀中葉對華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又有哪個會不切齒痛恨的?
這段歷史,華夏人忘不了,有良知的華夏人都不會也不敢忘記!
可是,在清朝初期的這個時代,這段“歷史”還遠未發生,海東青的這番“慷慨陳詞”,又怎能和康熙產生共鳴?海東青靜下心來的時候,不由得覺得自己很好笑。
既然自己來到這裡,自己有能力,就順手將這兩件事做了就是。
“東青,你一直都很機靈,怎麼今天給朕出了個昏招了?”見海東青認錯態度還不錯,康熙臉上稍微和緩了些。
海東青忙露出菊花般燦爛的笑容,道:“是,是,我的確是昏了頭了,誠如皇上所說,吳三桂才是首要誅除的毒瘤。奴才在雲南過昏了頭,奴才聽說有個偉大的哲人,說過……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哦,說一個能言善辯的奴才,在聖明的主子面前,再怎麼搬弄是非,都是掩蓋不了真相的。”
康熙莞爾一笑,道:“這是什麼偉大哲人的話了?怎麼顯得這麼粗陋?”
海東青嘿嘿一笑,道:“不才,正是區區在下說的。”
康熙忍俊不禁,一腳在海東青屁股上踢去,笑罵道:“你這小子,居然敢自稱哲人!你要是哲人,朕就是秦皇漢武,堯舜禹湯。”
“皇上,您這話可說得不對了,這我可得批評您了,我可以說錯話,皇上您說出來的話,那就是聖旨,是天的旨意,萬萬不能亂說的!”
普天之下,也就只有這個混混敢這麼跟康熙皇帝說話了,要是換了別人,康熙就直接將他腦袋“咔嚓”掉了!
“哦?朕說錯什麼了?”
海東青一本正經地道:“當然錯了,皇上自比秦皇漢武,那是大錯特錯。秦始皇統一六國,定文字,定度量,定法律,開邊疆,這是輝煌的一面,而他也有另一面,首先,徵斂無度,賦稅奇重,濫用民力,為自己修建驪山墓、阿房宮,第二,商鞅變法以來,法律嚴苛,一家犯法,鄰里連坐,刑法殘酷,導致民怨沸騰,第三,禁錮民眾思想,焚書坑儒。儘管功大於過,但奴才覺得,相對來說,皇上雖然沒有像他那樣的武功,但是皇上施行仁政,體恤百姓,政令昌明,秦始皇就遠不及您了。”
康熙咧著嘴哈哈笑,甚是暢快。
海東青不禁想:人家都是伴君如伴虎,其實,皇帝也是凡人,他高高在上,時時刻刻要裝成威嚴的樣子,這很痛苦,也很壓抑,只要找準了他死穴,往死裡拍他馬屁,哎,皇帝其實也是很好哄的,至少要比女人更容易哄十倍。
“你這小子,數月不見你,拍馬屁的功夫長進不小,還知道這麼多歷史知識,你從哪兒聽來的?”
“呵呵,皇上有所不知,皇上學識淵博,博古通今,我若不學點東西充充電,皇上一問起什麼來,那不就是問到了一根木頭麼?所以,我就向人請教啊,在雲南的那段時間,我還就跟一個落第的老秀才學了點,嘿嘿,雖然半桶子水,但皇上千萬別取笑我,打擊我的一片赤誠之心吶。”
康熙哈哈大笑,讚道:“很好,很好,你不但人機靈,又忠心,最難得的是,好學,如果我大清每一個人都能像你這樣,大清必定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