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1 / 1)

年輕時候的太平公主長的極美,也十分刁蠻,她的轉變又牽掛到張紹,張紹那時一襲白衣勝雪,不濃不淡的劍眉下,狹長的眼眸似潺潺春水,溫潤得如沐春風,鼻若懸膽,似黛青色的遠山般挺直,薄薄得唇顏色偏淡,這使太平公主一見傾心,那高傲的自尊不允許她去太過明目張膽追求張紹也是在後面的事情他們才又有了聯絡!

李旦能當上皇帝多半是多虧他這個妹妹,也是多虧有去少支援他的大臣!

李旦就要詢問:“這件事曾經與太平公主商量過嗎?”接下來還要問道:“與三郎商量過嗎?”在得到宰相們肯定的答覆之後,李旦才會對宰相們的意見表示同意。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凡是太平公主想幹的事,李旦沒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遷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話,其餘經過她的舉薦而平步青雲擔任要職計程車人更是不可勝數。由於太平公主的權勢甚至超過了李旦皇帝,所以對她趨炎附勢的人數不勝數。太平公主的兒子武崇行、武崇敏、薛崇簡三人都受封為王。太平公主的田產園林遍佈於長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買或製造各種珍寶器物時,足跡遠至嶺表及巴蜀地區,為她運送這類物品的人不絕於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也處處模仿宮廷的排場。

李旦則試圖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尋求政治平衡,以避免傷害到任何一人。在此期間,太平公主曾勸說李旦下旨,蒐集編撰了上官婉兒的著作,保留了這位才女的作品。

唐朝的這位公主不簡單,把李隆基三番五次往死裡逼姑侄鬥法太平公主認為太子李隆基還很年輕,因而起初並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之後又因懼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轉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長期保住現有的權勢地位。

太平公主屢次散佈流言,聲稱“太子並非皇帝的嫡長子,因此不應當被立為太子。”公元710年(景雲元年)己亥(二十二日),李旦頒下制書曉諭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種流言蜚語。太平公主還常常派人監視李隆基的所作所為,即使一些細微之事也要報知李旦,此外,太平公主還在李隆基身邊安插了很多耳目,李隆基心裡感到十分不安。

公元711年(景雲二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成朋黨,想加害於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晙邀請韋安石到自己的家中來,韋安石堅決推辭,沒有前往。李旦曾經秘密地召見韋安石,對他說:“聽說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傾心歸附太子,您應當對此多加留意。”

韋安石回答說:“陛下從哪裡聽到這種亡國之言呢!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為宗廟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實,希望陛下不要被讒言所迷惑。”

李旦聽過這話之後十分驚異地說:“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這件事了。”李隆基太平公主當時太平公主正在簾子後面偷聽他們君臣之間的談話,事後便散佈各種流言蜚語對韋安石橫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獄嚴加審訊,多虧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倖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