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是,兩個陌生人聊身邊發生的“新鮮事”,最差的情形,就是直接聊天氣風景。
第二種是,“新鮮事”就發生在這兩個人身上,兩個人憑藉身份與職業特點,互相交流解決的辦法。
最後一種是,一方對“新鮮事”發表了看法,另一方主動加入對這件事的討論。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阮郎作著總結,“就是必須要有一件新鮮事。
如果沒有對方感興趣的事,兩個人就無法繼續話題。
無法繼續話題,兩個人就沒有辦法互相留下足夠深刻的第一印象。
沒有這第一印象,就更談不上之後的深入瞭解。”
阿旺點了點頭:“第一印象我懂,聊天需要有共同話題我也能理解,但這和會不會聊天又有什麼關係呢?”
阮郎臉上寫滿了恨鐵不成鋼:“沒有共同話題,就創造共同話題。
首先,你跟對方不認識,你就需要預先透過對方的外貌來判斷一下對方的身份。
雖然不能每次都將對方看個通透,至少能看出對方的家境以及社會分工。
有了這些資訊,還愁不能針對性地制定好話術腹稿嗎?”
阿旺聽得連連點頭,他跟隨天機老人進修卜算之術時,沒少聽天機老人提起這方面的門道。
在天機老人的描述之中,甚至可以透過細節觀察,判斷出更多也更詳盡的資訊。
阮郎見阿旺點頭,說得更興奮了:“如果對方健談,可以輕易從話語中驗證之前觀察中做出的判斷。
如果對方不健談,可以從對方正在做的行為上做切入點
對方看新聞,就聊兩句時事;對方打遊戲,就從詢問遊戲內容切入;對方吃飯,就聊美食;對方看書,就聊劇情……
如果對方發呆,那還能聊一聊景物。
若是對方一直不說話,那就聊一聊沿途的氣候變化,詢問對方有沒有準備雨具和換洗衣服。
這世上總不存在一種人,對於外界任何試圖交流的接觸都沒有反應。
如果有,那他肯定是自閉症。”
阿旺見阮郎說了這麼多,甚至有些氣喘,見縫插針道:“如果人家嫌你煩,打算趕你走呢?”
阮郎似有深意地看了阿旺一眼,道:“前面都是第一種聊天場景的應用,目的是為了讓對方開口說話。
就算對方是個榆木疙瘩,不管怎麼遞話都不想聊天,只要他還肯說話,大不了直接跟他打一架,強行將對話模式拉入第二聊天情形。
如果他願意跟你打架,你自然可以判斷出對方的脾氣秉性,身體素質,進而結合言語判斷對方的社會階層,甚至在心底圈出幾個重點職業。
如果在發生衝突時他慫了,只需要重複第一種對話模式即可”
“好一個不打不相識!”阿旺好像在捧哏一樣。
“就是這樣!”阮郎更加興奮,“吵架,甚至是打架,也是一個個人資訊交流的方式,甚至可以更直觀準確的獲得對方的真實資訊。
等架打完了,對方之前不管因為什麼不開心,都已經發洩完畢,你自然可以趁機刺探他的內心,引導他對你敞開心扉。”
阿旺聽得七七八八,忽然冒出一句:“這麼說來,當初你就是這麼勾搭上金迪的吧?”
阮郎本能就抬起手來,想要輕扇自己的臉頰,忽然意識到自己並不處在工作狀態中。
“小哥,你這話說得可就跑題了,咱們現在聊得是你應該怎麼與人聊天的事情。”
阮郎佯裝有些不滿,實則是在轉移話題。
“我跟你說,你這麼與人聊天,可沒辦法認識新朋友。”
阿旺嘿嘿一笑:“從你的描述看,我並不需要主動與人交朋友。
此刻駕駛艙之中只有咱們兩個,真的有一個人需要拼盡全力去找話題的話,恐怕也不應該是我才對。”
阮郎苦笑一聲,忽然開門見山道:“說了這麼多,我就是想問問你,你家是專門往仙界倒騰神器的嗎?”
阿旺暗笑,這阮郎被擠兌到這個地步,有話居然還不捨得直說,還說得似這般遮遮掩掩。
“不如我替你問吧!”阿旺壞笑,“你就直接問:小哥呀,你家是什麼家庭啊?怎麼能拿出這麼多神器,還都不當好的啊?怎麼能說給個小孩子拿著玩,就拿出來玩了。”
“不敢不敢…”阮郎嘴上說著不敢,眼神卻不斷地瞟向阿旺。
那意思就像在說,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