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水車(1 / 2)

孔穎達一時興起,拿起鵝毛筆,便沒放下,接連在寫。隨著寫的字,越來越多,確實線條好上了不少。

他還發現,相比現在大家在用的毛筆,鵝毛筆在速記上,要更勝一籌。

比草書更方便記錄。

孔穎達到底年過五十,體力大不如年輕時。

寫了兩炷香,堅持不住,停下了書寫。

要再不停,李勉放在辦公室裡的紙,都要被寫完。

不過,那一筆一劃的方正字型,也讓李勉歎為觀止。相比之下,李勉的字,不忍目睹的差。

李勉出聲招呼孔穎達喝茶。

嘗試過水泡茶後的孔穎達,瞬間愛上了。

“這是你自己炒制的茶葉泡的?不錯,相比煮茶更雅淡,好東西。”

李勉只當沒聽見,自顧自整理著桌面。

對李勉的行為,孔穎達笑笑,沒有拆穿。

“言歸正傳。李勉,老夫今天來,只為一件事,請你答應。”

“什麼事,祭酒但說無妨。”

李勉好奇的看著孔穎達。

“你編寫的三字經,我準備推廣到整個大唐,希望你能允准。”孔穎達鄭重地說道。

“可以。”李勉淡笑道。

從抄錄出三字經開始,李勉想的就是推廣出去,如今孔穎達自己提出,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謝謝。老夫為大唐所有學童,謝過侯爺。”

退後三步,孔穎達九下度鞠躬。

李勉被嚇得跳到一邊,不敢受禮。

如果三字經是他寫的,這禮受了就受了,是應該。但問題不是,如果受了,李勉心中有愧。

孔穎達不懂啊,見李勉如此,心中不禁對李勉所作所為,心生佩服。

名利二字動人心,世人重名利者,不知凡幾。

三字經一經傳出,足以讓李勉在大唐,聲名鵲起,一舉成名。

可李勉拒了,不接受。

可見李勉素養,以及高尚的情操。

君子有德,方為大家。

經此一事,李勉在孔穎達眼裡,足以稱大家。

事已辦妥,孔穎達提出告辭。

學堂門口,李勉躬身目送孔穎達遠去。

等到登上馬車,消失在道路盡頭,李勉頓時鬆了口氣。

面對孔穎達這樣的大儒,李勉壓力山大。

現代九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又哪比得上孔家示代從文,如果不是剛才,孔穎達不抱考校心思,問起李勉文學,必定露餡。

如今總算躲過去了。

李勉轉身回了教室,他準備收拾一番,回家。

等到李勉回到辦公室,頓時傻眼。

“不是,我的那小罐茶呢,怎麼不見了?”

書桌後原本存放茶罐的地方,現在空空如也。

“不對,剛才走之前,孔穎達好像站在這裡。”眼前閃現出孔穎達離開前的場景,李勉哪還不知道,拿走他茶的人,定是孔穎達莫屬。

李勉頓時哭笑不得。

你一個大儒,孔家子弟,偷拿他一罐茶,丟失聖人子孫的氣度,行那偷盜之舉,是為哪般!

搖了搖頭,李勉關上辦公室門,出了學堂。

好在家裡還留有茶葉,丟了就丟了,沒什麼大不了。

之前在炒茶時,第一爐失敗,但第二鍋和第三鍋,都成功,李勉成功得到四罐炒好的茶葉。

李二拿走了一罐,今天被順走一罐,送孫思邈一罐,去掉三罐。

唯一剩下的一罐,放在家裡。

李勉慶幸把它放在家裡,如非這樣,今天孔穎達非全部取走不可。

日子一天天過去。

站在房前,入目皆是泥土的田裡,已是綠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之象。

洗漱完,吃完早餐,李勉溜達著出門,右拐踏上田壟,往不遠處一四四方方的水田走去。

這是塊肥田,就在河邊,取水方便。

李勉把這裡,種上了從占城拿回的水稻。

水稻種子是占城王子,特意派人送來的。

不多,分苗之後,剛好兩畝。

種下去後,李勉幾乎每天來,記錄和觀察禾苗長勢,目前來看,一切正常。

走到田壟邊,李勉看了眼,滿意點頭,踏過田壟,朝田地旁邊的窩棚走去。

為方便照顧,李勉安排了人二十四小時看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