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靠在長孫皇后懷裡,像個無助的孩子,“觀音婢,朕錯了是嗎?”
長孫皇后輕輕撫摸著他的頭髮,“如今陛下聖明,朝堂上下齊心,我大唐國力強盛,子民安樂,陛下定不會讓那些事發生,對不對?即使真有憂患在前,陛下那天子,定能扭轉乾坤。”
李世民抬起頭,眼中恢復了一絲神采,“觀音婢說得對,朕乃天子,怎可為還未發生之事如此消沉。”
“二郎,承乾的腳以後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他是你親手教養出來的太子,以後一定會是一個好太子的,你對他好些,好嗎?”長孫皇后沒辦法在前朝之事上護著李承乾,故而想先給李承乾要一個承諾。
李世民悶悶的嗯了一聲,“觀音婢,我是不是做了一個不好的榜樣……”
李世民的兒子,除卻李承乾造反,還有八個兒子都是死於陰謀奪位或者謀反,其中生母陰妃的齊王李佑,貞觀十七年謀反,被貶為庶人,其餘幾人皆死於陰謀奪位。
“二郎,莫要這般自責。”長孫皇后溫柔地說道,“就好比承乾,哪裡單單就是你的責任,既然上天給了我們知道未來之事的機緣,那咱們改了便是。”
“陛下只需加以正確引導便是。至於其他皇子之事,如今尚遠,只要陛下早立規矩,嚴加管教,必不會重蹈覆轍。”
李世民握緊拳頭,“朕定要好好整頓這皇家風氣,絕不讓兄弟相殘之事再發生。”
長孫皇后微微一笑,“陛下既有此決心,臣妾便放心了。陛下也莫要過於憂心,孩子們還小,現在教導還來得及。而且陛下以身作則,以仁孝治國,皇子們自幼受此薰陶,想必也不會走上歧途。”
李世民緩緩坐直身子,眼神堅定起來,“觀音婢,多虧了你今日的勸慰。朕即刻就召集大臣商議如何更好地教育皇子以及規範皇室子弟行為之事。朕要讓大唐永遠昌盛繁榮,絕不容許內亂損耗國力。”
長孫皇后欣慰地點點頭,“陛下聖明,此乃大唐之福,百姓之幸。”
”觀音婢,還好,朕有你。”李世民緊緊抓著長孫皇后的手。
長孫皇后溫柔的笑著,“二郎,觀音婢也很慶幸有你。”
這日過後,李世民也不知道跟大臣怎麼商量的,現在所有的兒子每天都必須在一起上一堂半個時辰的團結友愛課程,就連最小的十三子李福(貞觀八年出生。)都被乳保每天抱來,跟哥哥們一起上課。
而且這個小豆丁兒還挺高興的,每天都有哥哥們跟他一起玩兒,畢竟這個課程就是要孩子們兄友弟恭,最小個兒的李福就成了哥哥們的玩具,每天樂呵呵的就等著上課一起玩呢。
至於公主們,現在一個個都被要求每半月太醫統一問診治病,並且每日要跟著特地找來道教師傅練習強身健體之術,只要是能動的,就要保證健康活潑,想要學習武術的,那更是大加鼓勵。
公主皇子們的事情安排好了,長孫皇后和李世民第二日就在商量宴請岑安一家人的事務,李麗質跟在長孫皇后身邊學習,雖然已經和離,但是學習管理宴請這些事務與婚姻無關,這是女子自己的本事。
“都聽觀音婢的,就咱們一家人擺幾桌就是了,別的人來摻和,想來岑安一家人也不自在。”李世民其實也不想要岑安接觸其他的大臣,從觀音婢那裡知道的未來裡,他那些個大臣,可沒幾個是省油的燈。
岑安一家人算是大唐與後世的連線的關鍵,是大唐現如今最好的人脈資源,李世民可不想讓別人得了先機。
“也是,小安不太喜歡跟人交際,咱們一家人他都認識大半了,也熟悉了。”長孫皇后覺得可以,那就按照家宴的規格準備。
“御膳房現在對於後世的菜色頗有研究,到時候讓他們上點兒?”
李世民試探的問道,當然這就是一個男人顯擺的通病,不想讓他們覺得自己大唐比起後世的差。
“二郎,請人到家做客,該給出來的,是咱們自己家的特色,你這是對咱們大唐美食的不自信啊?”長孫皇后臉上略微帶著些許逗弄。
“哪有!”
李世民不自在的摸摸自己的鼻子,說話的聲音都大了許多,“朕才沒有啊!”
“好,二郎沒有,那咱們就讓小安見識見識咱們大唐的美食,如何?”
長孫皇后捂嘴輕笑,怎麼這個年紀了,還咋咋呼呼的。
李麗質不敢笑,那是君父,不過卻也羨慕父母之間的感情。
李世民聽出長孫皇后的揶揄,也不生氣,“好,都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