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在專案辦公室的窗戶上,卻沒能驅散瀰漫在空氣中的緊張氣氛。陳生坐在辦公桌前,手中握著一份員工反饋報告,眉頭緊鎖。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專案的快速推進,工作強度不斷加大,內部團隊成員之間的矛盾逐漸浮出水面,這讓他憂心忡忡。
“陳主任,您找我?”專案經理小李推門而入,臉上帶著一絲疲憊和無奈。
陳生指了指對面的椅子,示意小李坐下,“小李,你是專案的核心成員,團隊裡的情況你最清楚。最近大家的矛盾越來越多,你跟我詳細說說。”
小李嘆了口氣,說道:“陳主任,這段時間大家都太拼了,工作壓力大,加班成了家常便飯。就拿上次農產品加工園區裝置升級的任務來說,技術組和施工組因為工作安排和責任劃分的問題,吵了好幾次。技術組覺得施工組進度太慢,影響了整體計劃;施工組則抱怨技術組的方案不合理,增加了施工難度。還有,績效考核的時候,大家對獎金分配也有很大意見,覺得不公平。”
陳生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這些問題我也有所察覺,不能再拖了,必須儘快解決。你先回去,我來想想辦法。”
等小李離開後,陳生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內部矛盾如果不及時化解,將會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影響專案的順利進行。經過一番思考,陳生決定先分別與涉及矛盾的員工進行談心,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訴求。
陳生首先找到了技術組的骨幹小王。小王一坐下,就開始倒苦水:“陳主任,我們技術組這段時間沒日沒夜地幹,為了裝置升級的方案,熬了好幾個通宵。可施工組那邊就是不配合,我們提出的一些改進建議,他們根本不當回事,還怪我們方案有問題。”
陳生耐心地聽著,等小王說完,他說道:“小王,我理解你們的辛苦,你們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裡。但施工組也有他們的難處,施工現場情況複雜,很多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新的狀況。我們都是為了專案能順利推進,大家需要多溝通、多理解。”
接著,陳生又找到了施工組的組長老張。老張也一肚子委屈:“陳主任,不是我們不配合,技術組的方案有時候太理想化,根本不符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而且他們總是催進度,我們也得保證工程質量啊。”
陳生點了點頭,“老張,你說的有道理。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線,這一點絕不能馬虎。但我們也要考慮專案的整體進度,大家坐下來好好商量,總能找到一個平衡點。”
在與多位員工談心後,陳生對矛盾的根源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他決定召開一次全員大會,把問題擺到桌面上,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會議室內,氣氛有些壓抑。陳生站在臺上,神色嚴肅:“同志們,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是為了解決我們內部存在的問題。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大家之間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分歧,這對專案的發展非常不利。我們是一個團隊,目標是一致的,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克服困難,完成專案。”
陳生接著把這段時間瞭解到的問題一一列舉出來,讓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一開始,大家還有些顧慮,但在陳生的鼓勵下,漸漸開啟了話匣子。技術組和施工組的成員再次就工作安排和方案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但這次不再是互相指責,而是坦誠地交流各自的想法和困難。
經過一番討論,大家終於達成了共識。在工作安排上,技術組和施工組建立了更緊密的溝通機制,技術組在制定方案時,充分考慮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提前與施工組溝通;施工組在施工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反饋給技術組,共同商討解決方案。
對於績效考核和獎金分配問題,陳生表示將重新審視考核標準,使其更加公平合理。同時,增加團隊合作的考核指標,鼓勵大家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會議結束後,陳生又組織了一次團隊建設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大家放下了工作中的壓力和矛盾,增進了彼此之間的瞭解和信任。技術組的小王和施工組的老張還一起玩起了遊戲,笑聲迴盪在活動現場。
透過這次矛盾化解和團隊建設活動,團隊的凝聚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大家又重新找回了最初的熱情和幹勁,專案的推進也更加順利。農產品加工園區的裝置升級工作按時完成,旅遊景區的新景點開發專案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交通樞紐的建設也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陳生看著團隊成員們忙碌而又充滿活力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欣慰。他深知,一個團結和諧的團隊是專案成功的關鍵。在未來的發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