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先人(3 / 4)

小說:最後的御者 作者:黯淡星月

知道,尼古拉?特斯拉所發現的真理,絕非是依附於他個體生命而存在的短暫火花,並不會隨著他肉身的消逝就從世間銷聲匿跡。真理,它有著超越時空的恆定力量,就那樣橫亙於靈界,超脫於我們所能感知的常規維度。”

陳十一微微頓了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對先賢智慧的敬仰,仿若穿越時空與古代的智者對話:

“就如同畢達哥拉斯學派秉持的信念一般,他們堅信真理的數學是永恆不變的,無論歲月如何流轉、朝代怎樣更迭,那些數學定理始終如一地發揮著作用,主宰著萬物的規律。而尼古拉?特斯拉所觸及、所揭示的那個偉大存在 —— 如果我們將其具象化為一枚代表真理的數字,那麼無論發現這數字的人類是否還存活於世,祂都如同高懸於蒼穹之上的北極星,一直穩穩地橫亙於這片浩瀚星空,默默指引著後來者探索未知的方向。”

陳十一的語速不自覺加快,似在描繪一幅宏大的科學藍圖:

“故此,因為一次極其偶然、宛如命運安排的契機,得益於那場曾經轟動一時卻至今未解的驚天爆炸,我像是在混沌迷霧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當時,我憑藉著敏銳的科研直覺,將那場爆炸背後隱藏的神秘力量與尼古拉?特斯拉的交流電巧妙關聯起來。那一刻,就如同在茫茫黑夜中孤獨航行的帆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飄搖許久之後,終於望見了遠方那座閃耀著希望之光的燈塔,瞬間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陳十一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眼神中滿是成就感:

“最後,經過無數次艱苦卓絕的實驗、反覆的論證推演,我找到了他曾經找到的那道真理之光,找到了他窮極一生所追求的那個神秘數字,也正因如此,我越發深刻地理解了他,理解了他那些超前理念背後的深意,以及他為追尋真理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他並沒有停歇,內心有一團燃燒的火焰驅使著他繼續傾訴,而是抬起頭,挺直脊背,直視著天花板上吊著的節能燈。光線直直地刺向他的瞳孔,帶來一陣酸澀的刺激,但他仿若未覺,仍沒有絲毫閉眼的意思,眼神中透著一種倔強與堅定。

一如他偶爾也會抬眼看向那輪高懸於天際、光芒萬丈的耀陽,在那熾熱光芒的籠罩下,常人往往會下意識地眯眼躲避,可他不會。他心中暗自思忖:如果真的自詡為追逐光的人,那麼為什麼不敢去直視祂呢?難道面對真正的光明還要退縮嗎?

“在 1908 年 6 月 30 日,一個看似平常卻註定被歷史銘記的日子。” 陳十一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將聽眾緩緩帶入那個遙遠而震撼的時空,“當地時間早上 7 時 15 分左右,在俄羅斯帝國西伯利亞森林深處,貝加爾湖西北方的通古斯河畔,也就是今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通古斯卡河地區,當地的居民們目睹了一場超乎想象的奇觀。

他們看到一個直徑 50 到 100 米的巨大火球狀天體,裹挾著毀天滅地的氣勢,自東南向西北劃過天際,那耀眼的光芒瞬間點亮了原本靜謐的蒼穹,仿若末世降臨的徵兆。”

陳十一微微眯起眼睛,腦海中似乎浮現出那震撼的場景,語速放緩,增強故事的感染力:

“數分鐘後,一道更為強烈的光照亮了整個天空,那光芒之盛,讓世間萬物仿若白晝。緊接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轟然響起,巨響如雷,響徹雲霄。這爆炸的威力超乎想象,方圓千公里之內,無論是繁華都市還是偏遠村落,都聽到了那巨大的轟鳴聲。而且,這個爆炸的能量波動如此劇烈,被橫跨歐亞大陸的地震站精準地記錄下來,其所造成的不穩定氣壓甚至被當時英國剛發明的氣壓自動記錄儀敏銳地偵測到,足見其影響力之廣、威力之巨。

在事發後數天內,亞洲與歐洲的夜空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暗紅色,仿若被鮮血浸染。有假說認為,這是由於光線穿過在高緯度地區的極度低溫中形成的冰晶顆粒造成的,這種現象常在太空梭返回地球大氣時出現,為這場神秘爆炸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在美國,史松天體物理臺和威爾遜山天文臺觀察到大氣的透明度有降低的現象至少數個月,可見這場爆炸對全球大氣環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歐洲許多國家的人們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晝般的閃光,那瞬間的明亮讓他們仿若置身白晝;甚至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們也感覺到大地在抖動。

直到 1927 年,一支由蘇聯礦物學和隕星學專家列昂尼德?庫利克帶領的研究團隊才終於造訪了這一地區。他們懷揣著對未知的渴望和破解謎團的決心,歷經千辛萬苦到達那裡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