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掙脫了維度的束縛,難以用尋常的標尺去清晰界定的神秘而又混沌的須臾之間,一本擁有未知氣息的“書”靜靜“懸浮”在那裡,那“厚度”更是讓人捉摸不透,似蘊含著無盡的知識與秘密,其中“一頁”悄然“浮現”,“畫面”徐徐展開:
一座奇異非凡的塔臺躍入眼簾,它靜靜矗立在一座平緩的山坡之上。
山坡上的青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在低語著塔臺的過往,與塔臺的冷峻堅硬形成鮮明對比。
目光向遠方延伸,恰逢地平線上那輪初升的太陽,正以一種磅礴而溫柔的姿態,將第一縷晨曦光線無私地灑向大地。
藉著這金色光輝的照耀,塔臺那神秘的外觀得以完整地呈現在眼前。
之所以稱其怪異,是因其塔身構造極為獨特,下方密密麻麻地交錯著各種金屬支架,這些支架以一種精妙絕倫卻又讓人費解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最終在下半身構成了一個類似於圓臺的穩固構架,為塔臺築牢了根基,使其穩穩紮根於這片土地。
細細打量,這座塔體高聳入雲,約有 187 英尺,換算之後約 56 米,大致相當於二十層現代高樓那般巍峨聳立,直插雲霄,讓人不禁仰望讚歎。
而鐵塔頂部更是別具一格,一個直徑達 68 英尺的半球型圓頂突兀而又和諧地坐落其上,在晨曦的映照下,閃爍著冷峻的金屬光澤,好似一隻洞察天地的巨眼,默默注視著世間萬物。
走近觀察,便能發現塔臺的金屬構造略顯簡陋,焊接處的痕跡還清晰可見,部分支架甚至有些粗細不均,顯然它並沒有達到完全竣工的狀態。
然而,塔身之上那些許斑駁的紋路卻又分明在訴說著另一個故事,這些紋路仿若歲月的皺紋,銘刻著過往的風雨侵蝕與使用痕跡,顯示出這座塔已然悄然投入使用了一段時間。
儘管此刻站在它面前,滿心好奇的人們卻無從知曉,這座神秘的塔臺究竟在進行著何種前沿試驗,其本身又具備何種驚世駭俗的功效,一切都隱藏在這冰冷的金屬軀殼之後,等待著有心人的探索與揭秘。
再將視野拉寬,凌晨時分,天剛矇矇亮,大地還籠罩在一層薄紗般的霧氣之中。
塔臺腳下,緊挨著的一座座低矮房屋也隨之顯現出來。這些房屋清一色都是人類為了就近生活起居而建立的平房,磚石結構簡單質樸,屋頂的瓦片錯落有致,透著濃濃的生活氣息,讓人能很直觀地知曉這裡曾經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居所。
但此刻,一種異樣的寂靜卻瀰漫開來,本該是人們早起忙碌準備早餐,炊煙裊裊升起的溫馨時刻,放眼望去,這片片房屋卻全都是處於晦暗當中,門窗緊閉,沒有一絲煙火氣息,被時間定格在了某個荒蕪的瞬間。
整體審視這片人類為了達成某種特定目的而精心建立的居所,如今卻呈現出這般衰敗廢棄的模樣,究竟是遭遇了怎樣不可抗力的天災,還是因為某種複雜難測的人禍?
是試驗失敗後的無奈撤離,還是資源枯竭後的被迫遷徙?
種種疑問縈繞心頭,讓這片廢墟愈發顯得神秘莫測。
但不久之後,原本平靜地照亮這片荒蕪居所的晨光之中,卻毫無徵兆地湧入了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色彩。
那是一種極致純粹的銀白,仿若由最純淨的星辰之光凝練而成,剎那間打破了清晨原有的靜謐與柔和。
與此同時,空氣中突兀地響起一陣急促的
“滋滋~”
聲,這聲音尖銳而刺耳,彷彿是某種強大能量在極力掙脫束縛時發出的怒吼,瞬間劃破了寂靜的長空,讓人心頭猛地一緊。
循聲望去,這道神秘銀白的光源,竟是來自於那座鐵塔頂部獨特的半球型圓頂之中。
得益於其略顯簡陋的金屬構造,那些鋼鐵拼接之處並不嚴絲合縫,此刻,道道銀白光芒如同找到了宣洩口一般,奮力從狹窄的鋼鐵縫隙中投射而出,如同無數把利劍刺向四面八方,將周圍的空間都映照得一片通明。
然而,正是這一道道奪目耀眼的白光,無意間折射出隱藏在圓頂內部那鋼鐵叢林中的一道人影。
由於光芒太過強烈,刺得人眼睛生疼,根本無法看清他的絲毫具體樣貌,只能依稀辨出一個模糊的輪廓。
並且,隨著銀白光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強烈,那道人影在這強光的對比之下,竟顯得愈發渺小,仿若即將被這無盡的光芒所吞噬。
此刻,在這道神秘人影所面對的那一道方向之中,隔著數千公里外的遙遠天空之上,原本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