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十一就這般靜靜地坐在桌前,眼神專注地看著眼前的白紙之上,逐漸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公式與數字。那一個個符號、一串串數字,彷彿有著自己的生命,在筆尖的遊走下,如靈動的精靈般跳躍到紙上,編織成一幅神秘而又充滿智慧的畫卷。
一頁,兩頁……
紙張在桌上慢慢堆疊,像是歲月的書頁在緩緩翻動。陳十一的目光漸漸變得迷離,透過這些密密麻麻的字跡,彷彿看到了曾經筆耕不輟的自己。
那時的他,懷揣著對知識的熱愛與敬畏,在無數個日夜中,與書本、紙筆為伴,在知識的海洋裡不知疲倦地遨遊,用汗水和努力書寫著自己的求知之路。
知識能改變個人的命運嗎?
這是所有讀書人的疑問,就像一道永恆的謎題,橫亙在每一個求知者的心中。從古至今,無數人在知識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試圖尋找那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可什麼又是所謂的改變個人命運呢?
是變得腰纏萬貫,擁有數不盡的財富,讓生活被物質的繁華所包圍嗎?
是活在觥籌交錯之中,每日與美酒佳餚相伴,在熱鬧喧囂的社交場合中穿梭嗎?
是玩得歌舞昇平,沉浸於聲色犬馬的娛樂之中,忘卻一切煩惱與憂愁嗎?
是樂得酒池肉林,過著極盡奢華、放縱無度的生活嗎?
如果這些是人們所期望的改變命運,那麼很遺憾,這並不是知識最直接的用處。
誠然,知識在一定情況之下確實能讓人變得富有,能為人們開啟獲取財富的大門,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可能。但知識的力量,絕不僅僅侷限於此。
知識最本質的作用,仍是讓人們更清楚地認識這個世界。
它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驅散未知的黑暗。讓我們知道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明白宇宙的執行有著自己的規律,我們生活的世界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如此渺小卻又充滿奧秘;
讓我們知道地心引力使水往低處流,懂得自然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
讓我們知道潮起潮落來源於高懸於空的月亮,瞭解到天地之間萬物相互關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然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地球是否繞著太陽轉,水為何往低處流,潮汐存在的緣由,這些知識似乎並沒有什麼意義。
在他們眼中,生活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追求物質享受和世俗的成功上,只想著如何能一朝凌駕於旁人之上,獲得更多的財富、地位和權力。
至於世界為何是世界,萬物為何以這樣的方式存在,他們並沒有瞭解的慾望,也覺得這些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相距甚遠。
所以,這也是推動世界進步的那一批人,他們之所以都擁有極其純粹的美德,以及對人類美好未來的期望的原因。
他們明白,發現身邊蘊含規則的條件之一,便是拋棄低階的慾望,而去探索在那大部分人眼中並沒有意義的知識。
正是這種對知識純粹的追求,對真理的執著探索,讓他們能夠突破世俗的束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審視世界,用知識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為人類的未來描繪出一幅又一幅美好的藍圖。
在寂靜的客廳裡,只有中性筆在紙面摩挲發出的沙沙聲。隨著最後一筆落下,那單調卻又充滿韻律的滑動聲戛然而止。他微微抬起頭,眼中帶著思索後的期待,重新將目光投向身旁那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龐。
她依舊沉浸在複雜的理論推導之中,並沒有抬頭,柔順的髮絲垂落,遮住了她側臉的一部分,只露出線條優美的下頜。她的目光緊緊鎖在草稿紙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像是要從這些字元裡挖掘出宇宙的終極奧秘,片刻後,她輕聲開口說道:
“我依照質能公式的轉換原理,這,同時,還借鑑了物體速度突破音障時所需要的能量驟升比例,你知道的,當飛行器突破音障的那一刻,周圍的空氣動力學環境會發生劇變,能量需求也呈指數級攀升,那種震撼與挑戰,和我們現在面臨的難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再結合音速與光速之間的巨大差比,這就像是在跨越一道從微觀世界到宏觀宇宙的鴻溝,要在這懸殊的尺度中找到關聯與規律,實為難事。”
她微微頓了頓,曬然一笑,伸手將垂落的髮絲別到耳後,接著說道:
“不過,我還是粗略寫出了粒子接近光速時所需要的能量規模。
在我將南都實驗室那臺先進卻又面臨諸多侷限的粒子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