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聖嬰(3 / 4)

小說:最後的御者 作者:黯淡星月

泛認可,這種做法旨在使沿海建築形成一個整體,變得更加牢固,就像給城市穿上了一層堅固的鎧甲,能夠在狂風巨浪面前多一份抵禦之力。

很快,這一方案便佔據了世界主流,人們紛紛投入到緊張的建設當中,史稱阿喀琉斯之盾。那一段日子裡,沿海城市處處都是忙碌的施工景象,工人們日夜奮戰,爭分奪秒地打造著這道守護人類家園的防線,希望它能夠在即將到來的風嬰面前,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守護住城市裡的每一個生命。

同年底,風嬰的規模持續擴大,竟然超過了曾經被視為超強颱風的泰培,其風場規模直徑達到了驚人的3000km。那巨大的風眼彷彿是一個黑暗的深淵,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而太平洋周遭沿海地區,也開始產生幅度不一的浪潮。起初,浪潮還不算太大,可隨著風嬰的不斷逼近,那浪潮的高度也在節節攀升,像是一頭頭兇猛的巨獸,朝著陸地不斷撲來,拍打著海岸,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讓沿海的人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

2038年1月底,經過各國不懈的努力,阿喀琉斯之盾終於建設完成了。

然而,沿海的人們站在這看似堅固的防線之後,感受著腳下那冰冷的金屬,望著城市上空縱橫交錯的鎖鏈,心中卻並沒有感受到一絲安全。因為就在同一時期,他們驚恐地發現,沿海城市可以清晰地看見海洋海平面以上泛起的黑幕,那黑幕如同死神的披風,籠罩著整個海面,給人一種末日降臨的壓抑感。

而透過衛星圖傳來的畫面更是讓人心驚膽戰,圖中清晰可見風嬰那近西瓜大的黑色風眼,彷彿一個巨大的黑洞,要將世間的一切都吞噬進去。面對如此恐怖的景象,各沿海城市的居民們再也無法忍受內心的恐懼,紛紛拖家帶口,毅然決然地搬遷向內陸地區,希望能夠遠離這可怕的災難源頭,尋找一處相對安全的避難之所。

就這樣,那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打造出來的阿喀琉斯之盾,在還未真正接受風嬰考驗之時,就被人們無奈地遺棄了,徹底淪為了無人居住的鋼鐵防線,孤獨地矗立在海邊,任由風嬰的威脅一步步逼近。

彼時,那些生活在各島國的人們,更是陷入了絕境之中。他們看著那不斷肆虐的風暴和洶湧的海浪,心中充滿了絕望,渴望能夠遷往大陸,尋找一線生機。可是,現實卻無比殘酷,時常泛起的高達十米的巨浪,如同一道道無法逾越的城牆,阻攔在他們面前;海平面以下複雜的暗流,又像是隱藏在暗處的惡魔之手,隨時可能將船隻捲入海底;而內陸空間本就有限,面對如此眾多的島國居民,根本無法容納下這麼多人。

種種困難交織在一起,使得島國人民想要移居大陸的願望最終只能變為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想,他們只能無助地待在自己的家園,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2038年2月初,全球湧入太平洋的暖流已經不足以限制住風嬰那瘋狂的擴張了,就像韁繩再也無法拉住脫韁的野馬一般,風嬰開始移動了。當它移動之時,整個世界彷彿都被黑暗籠罩,所有大陸都被覆蓋在陰雲之下,天空變得一片漆黑,狂風呼嘯著席捲大地,所到之處一片狼藉。太平洋沿海諸島首當其衝,遭遇了上百米高的巨浪襲擊,那巨浪如同高山崩塌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勢朝著島嶼洶湧撲來,在頃刻之間,那些美麗的島國便被無情的海水淹沒,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曾經的歡聲笑語、繁華景象都被徹底抹去,只留下一片汪洋,彷彿它們從未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一樣。

而大陸上的人們,也同樣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他們驚恐地發現,那平日裡遙不可及、被視為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竟然也能看到那洶湧而來的浪潮,那本應是陸地的最後一道屏障,此刻卻也被浪潮衝擊著,彷彿在向人們宣告著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人類在這場與自然的博弈之中,顯得如此渺小,如此不堪一擊,一敗塗地。

‘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極大,於是宣佈將使用洪水,毀滅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

此刻的景象,就如同聖經中所描述的那場滅世洪水一般,讓人感受到了無盡的絕望與恐懼,彷彿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了。

2038年3月中,漫長而黑暗的日子終於迎來了一絲曙光,天亮了,風嬰如同耗盡了所有力氣一般,漸漸消去了。可當人類從躲藏的地方走出來,看著眼前這滿目瘡痍的世界時,心中的悲痛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億萬萬人類隨著潮水退去,永遠地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