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十一穩穩地踏在地面上,那種腳底真切傳來的堅實觸感,就如同他心中對於此次行程的篤定一般真實可觸。
他深吸一口氣,摒棄了腦海中那些紛雜多餘的念頭,腳步不停,繼續沿著這條陌生的道路匆匆趕路。
畢竟,這是他頭一回涉足此地,周遭的一切對他而言都極為陌生,路徑更是全然不熟,唯有靠著心中那股子執著勁兒驅使自己前行。
抬眼望去,天空中陰雲密佈,雖說此刻已臨近中午時分,可四下裡卻依舊瀰漫著一層薄薄的霧氣,整個天地顯得霧沉沉的。
光線仿若被一層輕紗所阻,朦朦朧朧,倒更像是黎明破曉之際,太陽尚未完全升起時的那般朦朧狀態。
陳十一微微皺眉,這陰沉的天色多少給他的行程增添了幾分不便,但他也並未過多在意。
然而,即便天色如幕般暗沉,好在周邊視野頗為開闊,一條溪流蜿蜒而過,潺潺的流水聲時不時清脆地傳入耳中。那徐徐流動的溪水,並未讓此處營造出絲毫詭異恐怖的氛圍。
相反,身處此地,陳十一竟若置身於混沌初開之時,身心前所未有的放鬆,五感也變得愈發聰穎敏銳,彷彿能更直接地觸碰到自然的脈搏,真切地感受到天地間那股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這一路的行走過程之中,每一步落下,每一次呼吸,都讓他覺得自己對於天地的認知在不知不覺間又更進了一步。
就這般一步一個腳印,持續不斷地行進著,陳十一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離心心念念所要找尋的目的地正越來越近。
又過了一會兒,他的目光被前方不遠處的奇特景緻所吸引。
只見左側的山脈仿若兩條巨大的臂膀,緩緩合攏,繼而向著右側蜿蜒伸展,山體走勢逐漸變得平緩,最終緩緩下降,如同一條蟄伏的巨龍,溫順地歸於大地,盡頭處化為一座矮小卻敦實的平山。那模樣,活脫脫一個碩大無比的包子擺在眼前。
“看樣子前方就是當地人稱作的包子山了。”
陳十一心中暗自思忖道。
的確,就因其這極為形象的形狀,被喚作包子山倒也頗為貼切。在他前來此地之前,特意向附近的鄉里打聽路徑,這才知曉那位備受尊崇的真人就居住在包子山腳下。
此刻再仔細瞧去,在左側山體低轉蜿蜒之下,竟延伸出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徑直通向包子山。那已然裸露的地皮,分明就是過往行人踩踏而出的道路。
而隔著河道的那條山脈,則像是一條沒有盡頭的巨龍,從包子山的一側向著更遠處綿綿蔓延,消失在天地盡頭,讓人不禁感嘆自然界鬼斧神工造就的地形竟是如此神奇。
眼看即將抵達此行的終極目的地,陳十一的心中湧起一陣難以抑制的激動,腳下的步伐也不自覺地加快了幾分。他遙遙望去,包子山腳下有那麼一片陰影,影影綽綽,看不真切。
隨著他一步步與包子山的距離拉近,那片陰影的全貌也如同揭開神秘面紗一般,逐漸清晰地顯現出來。
他定睛將視線向前掃去,只見在包子山的正中央位置,修築著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型道觀。道
觀的牆體整體呈現出一種灰黑色,湊近了便能瞧見那上面佈滿了斑駁的痕跡,想來應是曾經遭受過水的長時間浸泡與侵蝕,歲月在這牆體之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屋簷之上的瓦片卻還能讓人隱隱感受到新穎的痕跡,不難猜出,這道觀應是在風嬰之後重新翻修過。這般深沉厚重的牆色,搭配上嶄新的屋簷瓦片,整體給人一種古樸而又厚重的感覺,靜靜佇立在此處,散發著歲月沉澱的韻味。
出奇的是,陳十一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好奇心。
那位被自己師傅倍加推崇的真人,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先前在村裡向人打聽時,村中人言語間隱隱透露出的那種尊敬之感,仿若一點火星,讓他原本因為路途奔波而有些許疲憊、幾近熄滅的心,再次燃起了一絲熾熱的火焰。
他下意識地收斂自己的視野,微微眯起雙眼,心中竟有點想透過這厚實的牆體窺探內裡的意思。
可奈何以他此時所處的視角望去,視線全然被道觀修築的牆體所阻隔。他輕輕擺了擺頭,像是要把這妄圖看破牆體的不切實際想法甩出腦海,嘴角泛起一抹曬笑,旋即重新抬起步伐,向著那已然浮現在眼中的目標堅定地前進。
有時候,世間的巧合總是這般悄然而至,讓人在恍惚間覺得似乎並非偶然。
與此同時,在那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