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好事壞事(1 / 2)

當天晚上,洪天澤便親自修書兩封,一封給姑丈李庭芝,一封給大伯父洪承祖,在信中將樊忠所言一一講明,請他們務必盡力打點。

家書送走之後,洪天澤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彷彿所有的麻煩和煩惱全都沒了,於是便指揮全軍,利用天氣回暖的間隙,按照預定計劃,全力以赴的修築城池,操練士卒,並且將第一批修整的軍卒送了回洪家莊,由於時近春節,按照二十天一輪的安排,包括洪天澤在內的其他人,全都要在越來越完善的清河城內過節了。

距離春節還有三天,斥候和細作傳回同樣的訊息,山東境內一切如常,各地駐軍都在準備過節,洪天澤當即通令全軍,正式停止訓練和修造,掃撒清理營房,殺豬宰羊,整治酒飯,準備過個安樂年。

當日午後,心疼孫子不能在家過年的老夫人,特意安排了幾艘船,送來豬羊各五十,數百斤牛肉,醇酒幾十壇,菜蔬果脯,煙花爆竹等物,迎接的軍士心情大好,早早邊讓家丁們在一旁歇著,上爭前恐後,七手八腳往營房裡搬運。

好事成雙,洪家莊的禮物還沒搬完,淮安軍分派下來的物資又到了,除了尋常的軍資器械、被褥衣帽之外,也送來不少的酒肉,於是乎武鋒軍幾乎空營而出。

站在新完工的清河城南城門樓上,洪天澤等人俯瞰城下欣喜若狂的軍卒,個個面帶笑容。此時,突然從遠處的河堤上,又冒出一支十餘人的騎兵隊,衣甲鮮明,衝著城門疾馳而來,眼看前面熙熙攘攘的人群,騎兵不得不減速慢行,為首的騎兵似乎頗為焦躁,不住虛劈馬鞭,發出聲響,嘴裡還在高喊“樞密院急令,速速讓開。”

駐守清河以來,武鋒軍的軍令全部出自淮安軍,樞密院將令還從未有過,自然不敢怠慢,洪天澤一邊命人讓開道路,一邊下城,上前迎接。

“武鋒軍統領洪天澤何在?”

“末將便是。”

距離城門還有一箭之地,洪天澤抱拳行禮,可高踞馬背的宣令校尉連正眼都沒有看他一下,便展開卷軸,高聲念道:“武鋒軍統領洪天澤,自履任以來,勇猛善戰,指揮若定,屢克強敵,軍功卓著,故左遷為武功大夫,領武鋒軍都統制之職——大宋樞密院令!”

洪天澤上前接令,正想開口請宣令校尉等人下馬,好安排酒飯招待一下,沒想到對方竟然在馬背上微微抱拳,冷冰冰的說道:“我等還要到淮安軍宣令,告辭了!”

宣令校尉不待洪天澤徑直將馬一帶,急速轉身,頭也不回的走掉,後面的軍卒立刻跟上,不多一會便走的精光。

陳巨最先走到洪天澤身邊,沉聲道:“恭喜大人榮升武功大夫!”

劉黑塔等人也上前祝賀,鶯歌兒喜滋滋的問:“陳師傅,哥哥此番升遷,是不是官大了許多。”

陳巨點點頭,見洪天澤本人也是一頭霧水,便解釋道:“本朝官員雖多如牛毛,但升遷極難,此前的統領也好,如今的都統制也罷,都是差遣,隨時能拿掉的,可如今這武功大夫,可是實實在在的官,正七品,倘若是在臨安的話,都夠格上朝堂議事了!”

聽了陳巨的解釋,眾人俱是喜出望外,再度上前恭喜,與第一次相比,更加的真誠了,可被恭喜的洪天澤,反倒臉帶憂色,回禮之後便低聲吩咐大家,說回城之後有事商議。

議事廳內方才坐定,洪天澤便急問道:“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劉黑塔與鶯歌兒等人是面面相覷,不知所云,唯有陳巨暗暗點頭,“不錯,委實有些奇怪——按常理,樞密院只管六品以上的職官,而你此前不過是個從八品的武將,升遷應該是由兵部發文。”

洪天澤補充道:“樞密院發令,按理不是應該發兩淮制置使府,再發淮安路,再由樊大人宣令嗎?為何專門派人過來宣令?再者,既然樞密院有令給樊大人,為何捨近求遠,先到此處宣令?第三,臨安至此路途遙遠,宣令校尉風塵僕僕鞍馬勞頓,竟然都不願入城歇息,到底何事如此緊急?還有,據樊大人講,擊退蒙古騎兵之後便上奏給武鋒軍請功了,朝廷非但遲遲沒有動靜,而且有風言風語傳來,我們才有所戒備,可如今眼看著都過年了,反倒突然示好,不是很奇怪嗎?”

陳巨道:“京官外出宣令,原本是收禮示好的好機會,是個優差,倘若沒有靠山,是輪不上的,這大好機會白白放過,著實難以理會。”

鶯歌兒這才從最初的興奮冷靜下來,試探著問道:“是不是臨安出事了?”

洪天澤未置可否,嘆道:“說來也怪,最近連大伯的家書都少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