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使臣是郭開的話...
倒是不用考慮,他會不會死的事情了。因為據老衲所知,這個郭開,很怕死。”
怕死就不會死?
這是什麼道理?
朱棣道:“大師倒是對朝中的那些大臣們挺了解。”
姚廣孝笑道:“為王爺謀事,知道的事情多一點兒,總歸是沒有什麼壞處。”
幾日後。
咸陽城的大街小巷裡,都在議論朝廷有意與晉國和談之事:
“說什麼本著兩國友好,要與晉國商議和平之事,依我看,這很明顯,就是朝廷慫了,不敢打了!”
“是啊,之前我還以為,咱們那位陛下的脊樑骨很硬,畢竟是說出了要與敵國死磕到底的話來,現在麼...嘖嘖,一言難盡。”
“真搞不明白,朝廷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什麼好怕的?大不了舉國皆兵,和他們打便是!”
“捫心自問,朝廷讓你現在去殺敵寇,讓你去死,你去不去?你要敢說去,現在就拿著傢伙事前往幽雲,別在這裡埋怨朝廷。”
“這能是埋怨?分明就是朝廷太慫了!氣煞我也!”
“慫?你就這麼確定?難道你沒看到,即使要與晉國求和,咱們朝廷這邊,還是源源不斷的向前線輸送兵刃糧草輜重等。
你懂什麼?這是政治,這是策略,朝廷要做兩手準備,我看沒什麼不妥。”
“慫就是慫,把慫說的這麼清新脫俗!哼,依我看,咱們大秦的脊樑骨,就從來沒硬過!”
“等等看吧,不瞭解詳情,還是少做評價。萬一這是朝廷在下一盤大棋呢?總而言之,我相信朝廷到最後,肯定不會吃虧便是。”
“哼,像你這種愚人,當真是愚不可及,還下大棋,都快讓敵國騎在脖子上撒尿了,還要一忍再忍,下什麼棋?”
“....”
諸如此類的言談,比比皆是。
當這些話傳入妲己的耳朵裡後,她顯得極是無奈。
其實,一早已經做過心理準備了。
只是沒有想到,民間百姓的抵抗心理,竟然會如此激烈。
她從這些話裡分析出大概三類人。
其一,是真憤青,真愛國,這種人愛國愛的純粹,但是往往會有些不理智。
可以允許有這種行為,但是不提倡,因為這類人,很容易被其他人帶著節奏走。
進而對國家策略,一再失望,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
其二,心向他國,有意煽風點火的人。
這類人就乾脆是在陰陽怪氣,說朝廷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他們自詡為絕頂聰明,視秦人為愚蠢之輩,實際上,自己不過就是別人利用的一條狗罷了。
這種人是最容易出數典忘祖的間諜漢奸。
其三,相對來說,比較理智的人,有愛國的,也有愛自己勝於愛國的。
他們會去詳細關注事態的發展,等國傢什麼時候用到自己了,出把子力氣,或者乾脆就信任國家。
要麼,就是想從這件事情中,去處心積慮的為自己思考。
對於國家來說,處理這種民怨的事情也很簡單,那就是將輿論控制在一定的範圍程度內,然後讓他們靜待一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