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以人海戰術攻克。
這種情況下,秦軍搶奪地盤的速度能不快嗎?
待李世民話音剛落。
整座營帳中,所有的燕國文臣武將,都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事已至此,他們又有什麼辦法?
更何況,李世民所提出的那個計劃,他們原本就不贊同。
也不知沉寂了多久。
侯君集突然開口道:
“陛下,末將倒是有一計,或許可使秦國退兵。”
有計?
李世民眼前一亮,“速速說來。”
侯君集點頭道:“陛下請看輿圖,大秦地處偏西北,若我大齊出一支奇兵,借道楚國,越過函谷關,便可直取咸陽。”
“據末將所知,如今函谷關、咸陽守軍極少,而且,我軍若兵出奇招,則不攻函谷。”
“而是繞過函谷,跨越數條山脈,直接奇襲咸陽!”
“若此計成,咸陽則可便被我軍攻下,秦皇嬴淵的妻兒老小,盡在我軍手中掌握。”
“那嬴淵,焉能不退兵?”
這條計策。
當初吳起也想過。
可惜被曹操堵得死死的。
其實這條計策,理論上是可行的。
畢竟如今秦國武將,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所有能打仗的將領,都被嬴淵給派出去了。
只是,侯君集說得輕巧,真要實施起來,跨越數條山脈。
怕是需要一年半載左右。
李世民這邊,能不能堅持個一年半載且先不說。
萬一,秦軍在燕軍行軍途中埋伏一支部隊,那麼,燕軍就將全軍覆沒。
不過這條計策,倒是讓李世民看到了希望。
他剛想說些什麼。
卻聽到已是三軍主帥的李績搖頭道:
“侯將軍這條計策,難以行通。”
“且先不說,楚國能否借道,即使他們能借,從連綿山路行軍,誰有這個經驗?”
“誰敢保證做到萬無一失?倘若秦軍有所察覺,豈不是前功盡棄?”
“陛下,眼前當務之急,仍是要趁秦軍立足不穩之地,打幾個勝仗,隨後藉助地利,與秦軍對峙。”
李世民聽到此言,經過短暫分析後。
也是不由得點了點頭道:“奇襲咸陽之策,確實太險了。”
聞聲,侯君集在心中重重一嘆,
“李績此人行軍作戰,素來求穩,可對戰秦軍,如何能夠以穩取勝?”
“李靖元帥也是如此,求穩固然無錯,可也要看,面對的敵人是誰...”
“若不用奇,大燕...亡國在即!”
“李帥啊李帥,我侯君集自負對得起大燕,您為何要用李績,而不用我?”
“為何?!”
想到這裡。
侯君集暗自握緊雙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