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面。
二人隔著一條小河相視而望。
手中都有拿著一壺酒。
曹操率先說道:“聽聞吳元帥今日便要離開此地,前往太安,所以吾特意前來相送。”
話音剛落,對面便就響起吳起的聲音,“有勞曹公掛念,山高水長,你我終有再見之日,屆時,再去一決勝負。”
“這是自然!”
曹操豪邁大笑道:“恕不遠送!下次相見,吾必將吳帥屍身請回大秦。”
吳起毫不示弱道:“屆時,本帥也會為曹公準備好棺材,用最好的木料去做。”
說到此處,二人均大笑起來。
笑聲過後,二人隔空敬酒,就手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隨後,他們幾乎是同一時間作揖,並未說什麼,各自轉身離去。
......
數日後。
曹操將這邊的戰報傳給嬴淵。
倘若秦國這邊沒有什麼動作的話,那麼這場國戰,就算是落幕了。
不過,嬴淵可不這樣想。
此時,宣政殿內。
六部尚書以及四徵將軍,都來到了此處。
也都看到了曹操送來的戰報。
如今剛過完新年,萬物回春,是時候該休養生息了。
更何況楚國都退兵了,確實無需再打下去了。
“陛下,是時候該讓曹尚書班師回朝了。”
蔡京勸說道。
其餘大臣紛紛開口。
都是想讓嬴淵頒下命令曹操回師的聖旨。
其實,就連後者本人,也在等著這樣的一道聖旨。
然而,嬴淵做事,總是讓人出乎意料,“朕說了,朕要與楚國打的是國戰,難道將故土收復之後,便可作罷了嗎?”
聞聲。
眾人相視一眼。
各自感到困惑。
最終還是由蔡京問道:“陛下的意思是?”
嬴淵直言道:“朕決定,命曹操繼續追擊敵軍,攻入楚國腹地!”
他為什麼突然做出這個決定呢?
那是因為,他考慮到了一些因素。
倘若繼續乘勝追擊的話,估計楚國那邊一定會有所動作。
屆時,按照兩國的國力比拼。
秦軍極容易遭遇大敗。
倘若能使曹操那邊元氣大傷。
楚軍沒準會臨時改變策略,再次瘋狂針對秦國。
那麼,元氣大傷之後的秦軍,還能有抵抗之力嗎?
肯定就沒有了。
如此一來,豈不就是一個昏庸亡國之舉?
然而,那些大臣們可不這樣想。
如今班師,是最合適的一個決定。
陛下乃是一代明君,心中不可能不清楚。
然而,為何陛下還是要那樣選擇?
這一定是有原因的。
只是具體原因,他們還並不知曉。
嬴淵見到眾人有些疑慮,便當即一言堂道:
“此事就這麼定了,無需再議,命人快馬告訴曹操,讓他繼續擴大戰果,朕等著他的好訊息。”
整整兩百年了。
兩百年來,大秦的軍隊,就從未攻入過楚國腹地。
如今,這件事情,終於要實現了嗎?
大秦,迎來中興之機了嗎?
眾臣心懷憂慮,可也還是照辦了。
不敢違抗嬴淵的命令。
當他做出這個決定之後。
朝野上下,無不譁然。
百姓們認為,這是皇帝好大喜功的象徵。
不是一個好兆頭。
文武百官認為,陛下可能有別的目的。
只是他們不得而知。
這件事情,還需靜觀其變。
太后呂雉那邊,嘲笑嬴淵無知。
楚國不攻大秦,已然是燒高香了。
他居然還想著攻打楚國,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妲己那邊,則是對嬴淵充滿了信心。
雖然,她也不太清楚,後者為何要做出那樣的抉擇。
但是身為他的女人,就是要在所有人都質疑他的時候,堅定地,站在他的身後,支援他。
當曹操接到聖旨以後,也是一臉懵逼。
繼續擴大戰果?
攻入楚國腹地?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