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再打算根據自己查出的結果,挑選出來幾人,扶持他們上位,讓他們大力的去搞貪汙之舉,屆時,國力必然受損。
想到這兒,嬴淵的心情總算是好受一點兒了。
下一刻,他便一股腦的鑽入了堆積如山的奏摺當中。
殿外。
聶隱娘與荊軻二人,時不時看到有東廠的人進出宣政殿,心中便竊以為,應該是有什麼大事發生了。
前者小聲嘟囔道:“被皇帝綁到這皇宮,也有數日了,從來沒見到他處理朝政,怎麼今日如此積極?”
聞聲,荊軻也有些不明所以然。
就在這時,趙高怒聲道:“你懂什麼?你以為,陛下平日裡不處理朝政,就當是懶政了?你以為,陛下是昏君不成?”
這讓聶隱娘感到困惑,脫口而出道:“他難道不是嗎?”
趙高沒好氣道:“枉陛下還留下你二人性命,什麼都不知道,就敢直呼陛下為昏君,像你們這種人,被殺上千萬次也不為過。
實話告訴你,陛下每日因為處理朝中事物,都是到了深夜才睡,有時為了這江山社稷,都會整夜不眠。
如此勤政的帝王,還被你們說成是昏君,難道你們的心中,當真不覺得羞愧嗎?”
處理朝政到深夜?
甚至還會不眠不休?
這是昏君能做出來的事情?
實際上,那只是嬴淵初來乍到,皇宮裡又沒有什麼夜生活。
畢竟,身為皇帝,大半夜找人喝個酒,都找不到。
除了趙飛燕獨創的舞步,其餘的一些舞樂之類的東西,也不太感興趣。
唯一的夜生活,還是與妲己合歡。
久而久之,便也失了興致。
只好獨自一人,幻想著自己成為大羅金仙時的一幕。
然而,就是這樣的場景,卻被自己身邊的太監們,認為是勤政。
倘若嬴淵聽到了這樣的事情,估計會被氣到哭笑不得的程度。
“縱然你說的都是實情,可是前段時間,我們隨他上早朝時,他對那些犯下過罪錯的大臣們既往不咎,是什麼原因?縱容奸臣,這難道不是昏庸?”
聶隱娘繼續問道。
趙高淡淡回應道:“像你們這種江湖人士,哪裡能夠猜到陛下的英明之舉?陛下那樣做,其實是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
如今正值國難期間,若無群臣相助,朝廷機制,該當如何運轉?各地因戰爭而滋生的問題,又當如何解決?
況且,你們當真以為,陛下將那奏摺燒了以後,就當真沒了嗎?陛下那裡,就沒有在抄錄一份嗎?
以群臣的聰慧程度,難道猜不出陛下那裡還留有抄錄?那是陛下要讓群臣投鼠忌器,讓他們在國難期間,可以更好的為國效力。
你們啊,什麼都不懂,認為聽到了隻言片語,就確定陛下乃是昏君,當真是不知所謂。”
“可...可是,在國難之前,世人都說,陛下荒淫無道!
而且,如今正值國難期間,他居然納了一個青樓女子為嬪妃,這件事情,又當作何解釋?”
聶隱娘不依不饒的問道。
趙高深呼吸一口氣,緩緩解釋道:“陛下荒淫無道?真是可笑!
陛下登基,已快三年,這三年來,除了皇后娘娘與趙婕妤,可還有她人?陛下用情如此專一,你卻說陛下荒淫?
至於婕妤的事情,那是你們只看到了表面現象,這涉及到了太后娘娘,我不便回答。
但是總而言之,陛下此舉,意在朝堂安穩,這件事,或許你們以後會知道的。
至於國難之前,陛下的名聲...
咱家想問問你們,陛下登基之初,朝堂權臣遍佈,陛下手無實權,還要面臨性命之憂,那種情況下,你們讓陛下該怎麼辦?
這些年來,陛下處處隱忍,行事小心,為的,就是想找一個恰當的時機,收拾掉權臣。
而國難,無異於是最好最佳的時機,陛下正是把握了這個時機,後來才在朝堂上,逐漸站穩腳跟,並且有了曹尚書大勝的訊息傳來。
你們以為陛下很容易嗎?
你們一直在說,陛下昏庸無道,可你們見過,陛下剛登基時,為了保全自己,將所有委屈,都咽在自己肚子裡,默默忍受的一幕嗎?
你們見過,陛下聽到大秦某地百姓受災時,獨自躲在大殿角落默默發呆直至流淚的一幕嗎?
你們見過,陛下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