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的療效,能改善面板乾燥巴厚、呈苔蘚狀或起鱗屑或有色素沉澱、劇癢等疰狀。
五、刺蒺藜、何首烏治過敏
方劑組成:刺蒺藜、何首烏。
制用法:將適量的兩種材料放入鍾內,研磨成粉末,每次洗完澡後,將適量的粉末放入米醋中攪拌均勻,成糊狀體後,將其外敷於患病部位,膠布固定,一個星期為一個療程,可緩解瘙癢,活血化瘀。
六、加味清熱涼血驅敏湯
方劑組成:鮮茅根60克,大青葉15克,青黛12克,龍膽草15克,黃芩9克,黃柏9克,川軍15克,白蘚皮30克,黃連9克,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15克。
方劑功效:清熱涼血,除溼止癢。主治過敏性皮炎。
關於治療過敏的中藥材
一、地膚子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祛風止癢。用於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疹、溼疹,面板瘙癢。
二、蒼耳子
功能主治:鼻淵;風寒頭痛;風溼痺痛;風疹;溼疹;疥癬。發汗解表可用於感冒、頭痛、鼻塞,常與解表祛風藥同用;通鼻竅用於各種鼻炎、副鼻竇炎、上頜竇炎有較好的療效;散風祛溼可用於面板癢疹及風溼痺痛。
三、苦參
功能主治:清熱燥溼;祛風殺蟲。主 溼熱瀉痢;腸風便血;黃疸;小便不利;水腫;帶下;陰癢;疥癬;麻風;面板瘙癢;溼毒;瘡瘍。
四、白鮮皮
功能主治:清熱燥溼;祛風止癢;解毒。主治風熱溼毒所致的風疹;溼疹;疥癬;黃疸;溼熱痺。
由於李寬的存在將後世中醫的治療過敏藥方及藥材也融入其中,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治療過敏的體系。
孟詵對症下藥,很快開始為長孫無忌煎藥,長孫無忌服藥之後睡了一覺後身體就恢復正常了,這讓眾人感覺很神奇,海鮮過敏來得快,去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