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時間才能清理完成。
程處默不會在這裡等。
“這裡交給你,朕還有事。”
程處默道。
李績無奈,他能猜到程處默要做什麼。
“陛下您不會對南詔國有想法吧。”
李績道。
程處默臉一黑,這個李績怪不得能與師傅李靖齊名,心眼真多。
這也能猜到。
南詔國就是雲南。
國家不大,但政通人和,體系完善。
巨無霸大唐也無法拿下這個國家。
不是說這個國家有多強,而是大唐無法徹底解決嶺南問題。
無法在嶺南屯兵怎麼打南詔國。
明朝時嶺南得到發展以後明朝才打下南詔國。
“有這個想法。”
程處默道。
他想打,但不是現在打,他想去看看。
歌詞裡的寫的很美,彩雲之南,他想看看彩雲之南到底什麼樣。
“臣以為不應對南詔國動手,南詔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魚龍混雜非常危險。”
李績道。
程處默清楚南詔國的情況,還知道南詔國鄰居的情況。
他的鄰居是驃國,也就是緬甸。
“如果陛下想要滅它臣有一個辦法。”
李績道。
程處默來了興趣,跪在在案牘前。
李績也不客氣,跪坐在另一面案牘前。
“驅狼吞虎,嶺南不是想要特權嗎?很簡單讓他們出兵滅了南詔國,最後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
李績笑著道。
程處默盯著李績眼睛。
怪不得李治會弄死他,這老東西真壞啊。
“具體點。”
程處默道。
李績心中得意,程處默再厲害也是他的晚輩,在軍事方面程處默還差點意思。
“相比新軍嶺南那些統領更願意面對南詔國,只要陛下答應他們,他們拿下南詔國以後允許嶺南自治,那時候他們一定會全力攻打南詔國。”
李績又道。
程處默皺眉。
“如果他們打下來朕真的要允許這裡自治?”
程處默道。
他可不想整自治那一套,必須徹底解決嶺南問題。
自治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
大唐穩定的時候看不出來,萬一有一天大唐有變故嶺南一定第一時間跳出來脫離大唐,程處默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李績面露難色。
苦笑。
“這就需要一名元帥背鍋,比如我,陛下是一國之君不能答應這樣的事情,臣可以,事後臣背上假傳聖旨的罪名,那時候嶺南首領一定害怕,不需要打他們,他們一定先否定自治,臣的結局就是他們的結局,他們不傻。”
李績道。
程處默沉默,這確實是個好辦法。
李績是遼東行軍大總管,他有這個份量。
“呵呵,朕不喜歡這樣,朕給你半年時間幹掉杜構。”
程處默道。
他沒有采納李績的建議。
“臣年歲以大,背鍋沒什麼。”
李績又道。
他認為這是最好的辦法。
這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程處默起身。
“做好你的事情,背鍋這種事朕來。”
程處默道。
李績起身對著程處默躬身一拜。
“遵旨。”
李績道。
心底暗暗感動,這是他最後的價值,換成別的帝王一定會榨乾他,程處默沒有這麼做。
“臣佩服,難怪大唐如今政通人和。”
李績道。
程處默大笑。
大唐政通人和可不是程處默得人心。
因為程處默不給自己留後路,所以大唐才政通人和。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想見。
程處默沒有給自己留一線,當然也不會給敵人留一線。
這也是沒人敢跳出來搞事情的原因。
因為程處默真的會滅他們九族。
這也是李世民辦不到的事情程處默能辦到的原因。
李世民給後代留後路。
做事講究網開一面,對外說是仁政。
官員反腐總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