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的繞開,小花有些沒摸著頭腦,於是問。
“剛剛那是?”
池寶聞言擺了擺手,一臉的不屑,她頭也不回的說道。
“那些都是我們班的,高個的叫李思思,家裡開廠的,染綠頭髮的是周絡,家裡搞得是外貿生意,而那個身上都是紋身的叫周韜雨,認識些校外混混,反正就天天欺負人,那個被她們圍住的李楊瑤就是其中最慘的”
小花聞言低低的哦了一聲,沒有回話。
她到不是害怕這些精神小妹,只是本能的感到厭惡。
像這樣的人在初高中可能會很多,時常成群結隊的把老實孩子堵在教室門口,然後進行一些欺凌收保護費之類的行徑。
等升到大學這些人就變成了稀有動物,畢竟那時都長大了懂事了,知道這些欺負他人贏得滿足感的行為並不能為日後實際的生活帶來什麼。
但畢竟基數一大,什麼人都會存在,就像你天天窩在家裡,不出去走走永遠不會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奇葩。
而被欺負的那些人,都是在第一次面對暴力的時候表現出了軟弱,不抵抗的行為,讓那些施暴者心理得到了滿足。
從此一而再而二三的糾纏不放,這是誰的問題呢,被施暴者嗎,並不,她們只是一些不知道如何反抗的人罷了,她們沒有經驗,沒有渠道,她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從來沒有這個,沒有教她們如何去反抗這種行為。
而告訴老師呢,畢竟她們也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
但因為種種原因,或是嫌麻煩,或是覺得無所謂。
畢竟她們已經被來自社會的壓力壓的喘不過氣來,才沒有閒工夫來管這些破事,從而說出一句句如,學生們的打鬧罷了,學生能有什麼壞心思呢,以此作為搪塞自己,騙過自己的理由,選擇性的忽略掉她們其實非常清楚的這種行為。
學生們不懂嗎?當然不是。
如果細心點就會發現,即使是在小學,他們就已經會了很多東西,差生會用零食賄賂優秀生,從而在考試時能得到一些答案。
被老師授予權利的那些課代表或班幹部,也會用自己那微不足道的權利來刻意針對一些自己討厭的人,是的,十歲左右的孩子們就已經會利用自己的優劣勢來面對所處的環境,他們不懂嗎,他們可能懂得比你想象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