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晴雪睡下,自己看著雕破圖風有些發呆,酒醒了之後一時睡不著覺,便靠在床頭想些有的沒的。
琉求基本穩了,唯一缺少的是人口,只能靠吸引流民來增加。
充足的土地和水源,再加上孤島,這裡絕對是猥瑣發育的最佳選擇。
而且安平這裡還是一座海灣,有出海口,運輸也不是問題。
更加關鍵的是,琉求雖是孤島可距離人類文明並不太遠。
猥瑣發育是需要時間的。
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等到南宋朝廷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時,或許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當然前提是,自己確實做好足夠的準備!
琉求現有了九千五百士兵,邢承恩還是覺得自己的底子太薄了。
泉州正式的海軍有兩萬多人,這是正式的戰兵,是實實在在計程車兵,不是花名冊上湊數的。
再加上明州和廣州以及其他的水師,南宋朝廷最少能抽出六到八萬人的水軍來徵繳自己。
帶上輔兵民夫最少二十萬大軍,戰艦百艘以上應該是輕鬆的很,自己這點實力真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可是自己五萬多人的基數供養近萬計程車兵已經是四抽一了,這是很不正常的一種比例,十抽一都算是高比例了。
自己要做的是吸收流民,加大移民輸入。
至於有人認為來源分散的流民沒有凝聚力的問題邢承恩反而不擔心。
邢承恩原先也不知道,還是吸收了流民才瞭解了,古代的人們是沒有很具體的民族概念的。
首先,一般底層人民根本沒有民族概念,或者不在乎民族概念。
往往只有士族才會在意民族這個概念。
而且,一個底層人是漢人還是胡人,往往是可以隨時因為各種原因變化的。
五胡亂華大家都知道,可是有幾個人知道所謂的五胡亂華裡大部分胡人原本其實是漢人呢?
簡單的說就是,古人,特別是古代底層人民,是不在意民族概念的,
因為不管什麼時候人們的首要目標都只有活下去。
在生存得不到基本保障的首要前提下,和人說什麼民族大義是毫無意義的。
這不是所謂的不愛國,而是國家這個概念要想讓普通人得到認可,首先是要這個國家給了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
以五胡亂華為例,當時其實所謂的胡人很多都是北方活不下去的漢人。
東晉的黑暗統治,九品中正,導致大量自耕農在門閥的壓迫下失去田地。
當原本作為農耕文明的漢人失去了農耕條件,為了生存下去,就只能選擇變成遊牧民族或者狩獵民族,由漢變胡。
這才是五胡亂華的根源所在。
也是後來金國和滿清能入主的原因。
當漢人之所以是漢人,是因為有農田,可以農耕。
不能農耕了,那就只能遊牧、狩獵。
一切都只是為了生存而已。
當你把治下百姓基本的生存、繁衍權力搞沒了後,
那人類為了生存、繁衍的本能,就只能換一個活法。
就是這麼簡單。
古代漢族不是說止於遼東,而是古代的農耕能力有限,出了遼東,就不具備農耕的實際條件。
不具備農耕條件,所以就算祖上是漢人,出了遼東,你就必須變成遊牧、狩獵民族。
你是什麼民族,完全是地由於理環境造成的,而不是在於你是什麼人種什麼血緣什麼文化。
文化這玩意,本來就是基於地理。
也就是後世這個時代科技發展導致了地對人的影響變小,這才讓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
而在古代,只有人去適應地,而不存在地來適應人。
漢族基於農耕,而你到了遼東之外無法耕種,你就做不了漢族,如此而已。
在士兵進行訓練的同時,還需要對所有的人進行軍事訓練,按照王進的計劃,所有的琉求移民,每週要有一個訓練日,半天訓練時間,這樣可以擁有一批有軍事基礎的民兵。
雖然春節還有幾天才算過年,可按陽曆年的話自己又長了一歲,十二週歲了,虛歲的話十三,正式邁入舞勺之年。
還不錯,總比黃口小兒好聽一些不是嗎?
真是世事無常,運命詭譎,如同做夢一樣。
一年多的時間,來自現代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