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糧自己不愁,只要有時間賺錢的法子很多。
可是兵員呢?兵員是個很大的問題。
有錢就能練出好兵?笑話。
一隻精兵不但要有充沛錢糧來餵養,也要兵員質量好,兵員質量差,你就是金山銀海也練不出好兵。
二戰義大利的武器難道不好?可是大打大輸,小打小輸,因為義大利人實在不合適當兵。
羅馬人的棺材板壓不住了,表示有話說……
至於法國人嗎……
咦?我為什麼要帶上法國人,是因為坐在眼前的卡佩爾嗎?
,!
自己以後的移民政策放北邊就是為了兵源,自古燕趙多豪傑,現今常年戰亂,騎馬作戰問題不大。
一大盆麵餅,五斤羊肉,其他小菜不等,最少大半進了石頭肚子,最後點算,花了700文,著實不便宜。
人市早上有七八家奴行開著,領著一群群的奴隸叫賣。
南宋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宗室349人遷徙泉州,管理宗室事務的“南外宗正司”隨遷。
南宋皇族宗室為泉州帶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但趙氏宗室子弟難改養尊處優、生活奢侈之習,依舊歌舞聲色,蓄養梨園家班,供其娛樂。
皇室家班有大小梨園之分,大梨園為成人戲班,小梨園為兒童戲班,亦稱”七子班“。
其實,這些家班便是宗室子弟蓄養之戲奴。
宗室子弟蓄養家班戲奴成攀比之風,畜養”鬼奴“也就見怪不怪了。
“西國十歲的丫子,身段柔軟,只要五貫……”
“十一歲的小子,買回去就能下地幹活,只要六貫錢……”
“海膽人,當護院最好了,二十貫錢三個一起拿走!”
默默看著比足球場大不了多少的奴市,竟然有上千奴隸在等待發賣,不禁有點吃驚。
這只是一個奴行的場地,人實在太多了點。
價格,也實在便宜了些。
一個大活人,就值幾貫錢!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面黃肌瘦,滿臉菜色,多半年紀不大,最小的甚至還有七八歲的孩子。
能成為奴隸,多半還能活命,不至於餓死。
泉人所稱”矮奴“”烏鬼“即”鬼奴“也。
受”廣中富人,多畜鬼奴“之影響,泉州海商也應有此風,其看重的不僅是”鬼奴“可負重、善潛水之異能,還有”鬼奴“效忠之心。
南宋嘉定寶慶年間在泉州任福建路市舶提舉的趙汝適所撰《諸蕃志》對蕃奴忠誠度評價極高:“託以管鑰,謂其無親屬之戀也。”
也就是說,被趙汝適稱之為“海膽”人無親無故,可放心託付鑰匙。
雖說宋朝改奴僕為僱傭制,可這政策也只是針對宋人,像這些海外蕃夷都不在其列。
鬼奴、新羅婢、菩薩蠻照樣是市場上暢銷產品。
卡佩爾詢問蕃商,邢承恩才知道這批貨從亞洲最大的奴隸市場崑崙島(西貢,今越南胡志明市)販運而來。
阿拉伯商人將奴隸賣到印度,這些人輾轉到西貢,又被貨物未拉滿的泉州海商給拉回來。
遠洋海舶返航時為空艙,綱首(船長)知道”鬼奴“資源緊缺,於是透過交易允下人販運輸上千鬼奴到泉州的生意已經是常態。
有些都到不了泉州,到廣州就被買完了……
邢承恩剛才有了計劃,接下來才開始按照計劃買人。
首先需要一些匠人,如果沒有可以買些半大人。
年紀在十五歲到十八歲之間,識字優先。
這個年紀已經能用,不算累贅,而且正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並且還具備可塑性。
太小或太大不合適自己現在的需求。
幾個場子轉了一圈,買的不到50人,能識字的太少了男子不到二十人,女子反倒有三十多。
識字女子價格高,反而被運送的多,識字男子也就管家用用,一般一兩個就夠了,所以運來的就少。
男子不到五貫一人,女子就要十貫錢,換你坐綱首你運那個?
挑挑揀揀一番,都快到中午了,晴雪收了奴契,讓石頭買了一些饅頭,分給新買的家政員,讓他們吃了去清洗乾淨。
暫時託管給奴場,託管費吃喝還要一筆錢,自己在泉州的小院住不下這麼多人,走時在帶上。
奴場有專門的場所提供這種服務,為一些客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