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那樣,大家公認的北極熊是陸權國。
華夏處於歐亞大陸最東端的邊緣地帶,西部邊境被喜馬拉雅山、崑崙山、天山、阿爾泰山等世界級高山阻隔,使得華夏與歐亞大陸中心地帶存在天然地理屏障。
再加上華夏邊境以北的草原、荒漠、冰原地帶不適合農耕,不具備長期佔據的物質基礎。
因此,華夏在歷史上從未將權力有效延伸到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直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這才成為陸權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陸權國的國土具有內線調動軍力的優勢,可以隨時攻擊邊緣地帶國家的重要城市。
而邊緣地帶國家想要擊敗陸權國,則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戰略縱深太大了。
在歷史上,掌握中心地帶的蒙古帝國,在面對中原時便具有這種巨大的戰略優勢,它可以選擇從北部幽雲地區、西部甘陝地區、西南大理地區多線進攻,令南宋主力或疲於奔命,或不得不犯兵家大忌將兵力分散佈置。
蒙古可以承受 100次失敗而安然無恙,南宋只要一次失敗就要亡國。
這也是為什麼由北向南統一容易的原因,進攻路線太多了,作為防守方必須分兵。
關中和東北都在金國的手裡,如果不是鐵木真出現,未來南宋也會滅在金國手裡。
關中的重要性都知道,重點是東北就是一個大號的關中,那裡一旦出現政權勢力必然就是中原王朝的大敵!這是地緣形成的!
現在的金國,後世的清朝都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隋唐都有過征戰高句麗的歷史,明也有過,因為這裡一旦出現勢力,就是威脅中原王朝的一個大敵。
“看地形圖就知道南宋的形式有多不妙了,防守尚且如此吃力,如果進攻一旦失利或者讓一批戰兵傷亡殆盡這情況可就危險了,靖康之恥不是不能重演。”
“還有政治因素,在皇帝借用了大家族的人、財、糧,皇帝用什麼人來限制他們不要把手伸的太長?如果不能限制他們的權利?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就永遠做不到。
只能用北地人搶回北地,從而直接收穫北地人的效忠。
這才是對君王比較安全的方案,但是北地人在南方權利場被排擠和打壓又是常態,這怎麼可能實現?”
“今天聽了二哥兒的分析才明白這天下局勢,進日後全聽公子吩咐,看朝堂是指望不上了,惟願公子能改變這天下局勢,咱漢人不能再淪為兩腳羊了!”
王進聽完分析之後,離席跪地衝著邢承恩就行了大禮。
邢承恩趕忙上前攙扶。
“王大哥,你快起來,我不是不願改變,只是咱們實力不夠,根本做不到。
咱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站穩琉求的地盤,擴大自身的實力,只有自身實力強大了才有改變未來局勢的可能。
比如說現在有機會北伐了,可咱們這萬把人全賣了也參與不進去,當前最主要的是擴大我們的地盤養活更多的人,這樣才能練出一支大軍以備將來!”
邢國舉也是感慨道:
“二哥兒之謀才是正途,沒有人口一切皆休,王進,你的任務就是練兵備戰,這才是硬實力。
我們當務之急幫二哥兒穩住現在的局面,如此幾年之後我們有人有糧,進可攻退可守,那時候北方一旦情況有變我們才有可能插手進去,就算不順利,也可退回島上靜觀局勢。
二哥兒,雖然流民鬧了亂子,可不能因噎廢食就不在吸引流民了,未來如果想有作為,流民就還得運,這次做好防護之後下次船隊就吸收有牽掛的。”
“族叔,這次的事情只是給我提了個醒,我還是太年幼了,這些人不服氣一個娃娃倒也能理解,王進安排人去南宋境內吸收一些慈幼機構的少年人,等回來教育幾年之後應該也是我們的後備力量。”
“二哥兒乃世間大才,那些人怎麼懂得,井底之蛙罷了,倒是吸收少年人可行,這些人心性未定,經過教育之後才能為我等所用,這個法子真的好使。”
“二哥兒,這樣的話耕種土地的計劃就會受到影響,少年人學習兩三年是對的,可是他們在兩三年內不當用啊,這土地擴大耕種可是需要人的。”
何瑤在一旁接話。
“人還是要引進的,不過是分散一下來源,江南這邊透過門路弄來點,河南山東河北都分散開引進,日本也能引進一批海外軍團的人,這樣人員分組分散一下,這些只是暫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