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開端(2 / 3)

底層,對農作物根系生長造成影響,也使得產量受到影響。

這也是農作物產量下降的原因,所以休耕和輪耕也是古時候才用的辦法。

可是在人口爆炸的前提下,無法深耕,而且休耕和輪耕更是不能實行,產量少總比不產好,人不能餓死啊!最後減產成為必然,活不下去的人也就揭竿而起了。

邢承恩記得去年春播前,農人要對漚田耕翻三次,以便疏鬆土壤,滅除草災。

,!

田地裡水牛拖著犁,附首邁步,農人扶著犁梢,揚鞭催趕;木犁在兩者之間緩緩向前,犁出一輪輪新泥……

當時開墾的漚田多,牛又少,水牛耕田忙不過來,何瑤還組織移民們人拉犁。

人拉犁,每張犁不少於四個人,三個人在前面拉犁頭,一個人在後扶犁梢。

前面三個拉犁的人,每人肩上揹著一個犁辮子,隨著扶犁人的一聲“走!”,三個人立即躬起身子向前進,每個人的犁辮子都拉成了直線,木犁拖過,泥土翻起,在泥水間墾出了一道溝槽。

拉犁時,一塊漚田裡有三四組的人、三四張木犁配合著耕地。

一張木犁緊跟著一張木犁,人聲喧鬧,泥水飛濺,濁浪翻滾,不一會便犁出了一道道溝槽,耕出了一大片田地。

當時邢承恩看到大家辛苦,所以要求買牛,雖然開支很大,可為了農業再貴也得買。

剛開荒的時候真的是辛苦,農事結束的時候牛和人都瘦了一大圈。

後來牛買多了人才輕鬆了些,可是又擴大了開墾面積所以耕種壓力並不小。

如今更好一些了,和金國交易來不少挽馬,也能套上犁耕地,當然大部分農人是捨不得的。

也就是用收割刀片收穫的時候何瑤才捨得讓馬上場,耕地還是牛耕。

古時候敢說你家用馬犁地,那你家真是富裕家庭了,宋朝一直缺馬,運輸的馬車都用驢車頂上了,還敢讓馬犁地?你家是真富裕!

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創造了生態化農耕方式,人們遵循自然的規則,藉助動物,在大地上勞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牛耕田、馬運輸、豬羊供肉食和積肥、雞司晨、狗看家。

樸素的中國人上千年來已經形成了這樣的觀念,而且一直延續到後世。

這就像雲南白藥,大家的意識裡它就是止血藥,拓展生產創可貼,生產牙膏都能接受,你要是生產雲南白藥驢肉火燒,估計沒人認可!

當然隨著拖拉機的出現,以後會成為機械耕種,這樣的自然和諧的場面慢慢就看不到了!

三臺拖拉機錯行並行,一臺機器能犁三米地,三臺就是九米,除了燒水費了時間,開起來以後跑的很快,很快一大片地就開墾完了。

跟著來的何瑤和邢國舉等人大為歎服。

“官人,我等算是見識了您口中常說的工業力量,沒想到將軍口中的機器如此強大,有此機器耕作,以後耕地之事易也!此物當為鎮國神器啊!”

邢國舉最先感嘆!

拖拉機的傳言他早有耳聞,可是公務繁多一直沒抽出身來看看,如今親眼看到才知道這個機器耕作的效率要比牛馬高的多。

何瑤也是感慨道:

“剛見拖拉機時還不覺得厲害,畢竟一臺機器還感覺不出來,如今三臺就能看出規模了,如果有十臺百臺這樣的機器,耕地完全靠機器了,牛的作用真要變成吃肉了!”

三臺蒸汽拖拉機半個時辰耕地一百多畝,這效率可比牛快多了,牛一天五畝地就算厲害的了,在多就要把牛累著。

這三臺機器半個時辰就頂二十頭牛一天的活,眾人怎麼能不被震撼?

“二哥兒,這就是仙界的鐵牛嗎?”

憨憨的石頭抓著頭髮問到,雖然在實驗場地見過一次了,可是成規模的運作模式還是嚇到他了。

“這不是鐵牛,而且厲害的機器半個時辰耕地二三百畝也有,不過我估計是實現不了了,看學生們以後能不能研究出來吧!

這只是蒸汽機的一個使用方向罷了,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的新鮮事物,大家拭目以待吧!”

聽到還有厲害的機器,眾人更是好奇了,

“將軍,如此耕地神器已經匪夷所思了,還能有別的機器更加厲害嗎?”

鄭坤主要負責工匠之事,很多工藝技術都通,可是拖拉機實在是顛覆了他的認知了,聽到這只是蒸汽機一個方向的應用更是想了解一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