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試航(2 / 3)

白了就是個思路,古代人沒想過這個思路就不會有這種技術。

這種思路上的問題就很容易出現技術飛躍的,一旦提供了正確的發展思路,以現在南宋的造船技術水平就能實現很多超前的東西。

比如飛剪船完全可以實現,張成在完成大飛的建造後就開始琢磨起它來了,看到飛剪船模型的時候張成完全被迷住了,當時就發誓一定要造出來。

如今大飛建造完成,後續的建造他再關注一下,沒問題的話完全可以放手不管,自己可以投入到飛剪船的建造試驗上來。

,!

邢承恩也需要跑得快的飛剪船完成自己的貿易暢通,琉求太小,原材料需求大,在暫時不能飲馬黃河的時候只能學英國抽殖民地的血來發展自身,海運自然是重中之重,要有跑得快的飛剪船也要有能裝貨的荷蘭大肚船。

因為17世紀時荷蘭的經濟完全依靠來往於世界各地的船隻貿易,當時英國商船上的水手都帶著武器,所以他們的船就需要更加堅硬的木頭,相對應的這種船成本也會很高。

而荷蘭人則是第一個冒險採用僅僅裝貨而毫無抵能力的貨用船,這種船並不需要多麼堅固,也無需裝載火炮和炮彈,因此這種商用船不但造價低,而且能運送量更大的貨物。

這樣做的代價則是讓每一次航行都變成了充滿風險的賭博,為了能獲取更多的利潤,荷蘭人還巧妙的將船隻進行改造。

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多處港口,船所繳納的稅取決於甲板的寬度,甲板越窄,付的錢越少。所以荷蘭人的船隻造的甲板很小,但船肚很大,在這種改造下,運送貨物的成本被降到了最低,利潤達到了最大化。

能享有“海上馬車伕”的名譽,跟這種船隻設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飛剪船走的是速遞路線,突出的是實效性,大肚船走的是量大管飽成本低廉的路線,兩種船都是琉求貨運未來的發展方向。

戰艦的話就是參考風帆戰列艦,西班牙大帆船或者蓋倫船都是未來計劃。

至於飛剪船不適合做戰艦就是個偽命題,後世的戰艦基本上不都是飛剪船型?

只是歷史上飛剪船出現得晚,等成熟之後風帆戰艦也進入末路,開始轉向鐵甲艦時期了,所以飛剪船沒有用作戰艦的機會。

當然19世紀中後期流行一種蒸汽風帆混動木殼飛剪戰船,搭載少量大口徑滑膛炮或者新銳線膛炮,在外海執行巡邏和破交任務,也就是巡洋艦的前身。

但是這種原先網路上爭論的問題真有機會實現的時候,邢承恩反倒不知道怎麼辦了,一邊是現成的路線,幾百年走下來的肯定是最成熟的技術,拿來就能用。

另一邊是新的飛剪船路線,走一段完全陌生的路線,前路未知。

不過只是猶豫了一下,邢承恩還是決定走風帆戰列艦路線,原因很簡單就是資源不夠,自己沒時間和資源做實驗來搞飛剪船的戰艦發展路線。

自己需要在短時間內壯大自己的實力,現成的路線就是最穩的路線,飛剪船戰艦化還是放下吧,自己最終搞的是蒸汽機鋼鐵戰艦,一旦造出來,木製戰艦就是個弟弟,必然被淘汰。

隨著鋼鐵技術的進步和產業規模的擴大,邢承恩相信有生之年一定造出來鋼鐵戰艦,柴油機不敢說,蒸汽機鋼鐵戰艦應該可以吧。

嗯,把這個計劃列為終極計劃之一吧,千萬別搞成有生之年系列。

作為實用主義者的邢承恩覺得跟拿來就能用的路線一點關係都沒有。

和船匠又寒暄了半天,給大家論功行賞之後邢承恩才結束了今天的安排。

晚飯就兩個人吃,廚房還整了三菜一湯,豆腐魚湯、拍黃瓜、苦瓜炒肉、蝦仁滑蛋。

邢承恩端著滿滿一碗飯就著菜就開吃,說起來都丟人,上輩子自己不怎麼缺錢,肉都吃膩了。

但今生一看到肉就眼睛綠油油的冒光,止不住地暗暗咽口水,這瘦弱的身體發育這麼缺肉嗎?

晴雪食量不大,並不怎麼餓,象徵性地吃了點就飽了,看到邢承恩的吃相,轉手又給盛了碗魚湯。

“二哥兒,喝點魚湯,鮮的很!”

看著美人不經意間展露的風情,鬱悶的邢承恩接過魚湯一口喝完,拿起筷子夾菜,順便繼續埋頭乾飯。

“二哥兒,怎麼不看晴雪啊?是晴雪不如這桌上的菜嗎?”

邢承恩這心裡一個亂,心想妖精壞我道心啊!這丫頭越來越大膽了,都敢調戲自己了,我還是個孩子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