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疍民(2 / 3)

加強對沿海、海區的報警和控制。

沿海、海區一旦發現“叛亂”或“海寇”活動,駐防各州的軍隊當即奉命進討。如史載紹興五年(1135),福建朱聰等“海賊”,“聚集船三十餘隻,約二百餘人,入廣東諸縣殺人放火。後朝廷委福建、廣西帥司措置招捕。至是聰率眾來降”。

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泉州韓仲通奉詔“於本州駐左翼軍官兵內揀選強壯二千人,將帶衣甲、器械,差統領官李彥椿部押,日下起發,前來江陰軍、許浦(屬兩浙西路平江府)一帶擺泊,彈壓海賊”。

,!

邢承恩穿越來的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廣州“海寇陳青軍結集徒黨,在海虜掠商旅,上岸剽劫居民,正猖獗間”,知州朱安國差李寶“部轄兵效,擒獲到陳青軍等一十六名,付獄禁勘”。

南宋一代,朝廷動用軍隊進剿、平定沿海、海區一帶的“叛亂”或“海寇”、“海賊”的事例史不絕書。

邢承恩之所以在琉求紮根沒引起大的波瀾一個是因為琉求這裡沒有開發,黑潮對於小船來說完全就是鬼門關,一般的海匪不來這邊。

另一個原因也是邢承恩的官身,當然海匪不認這個,可是六艘戰艦還是讓小股海匪不敢亂來,又不是綱船,沒有利益和一群官軍打一架?海匪就算不讀書也知道沒好處的事情不能幹啊。

“李統領,如果可以的話,咱們琉求能吸收疍民嗎?”邢承恩一直想要擴大海軍規模,可是受限於人員素質海軍的擴建並不理想,如今正好應在疍民身上了。

“團練,某認識不少疍民,閩地生活的疍民真的很苦,如果團練有想法的話,某能試試,只是待遇……”

“咱們的政策一視同仁,疍民來了也享受一樣的待遇,當然要看他們的意願,不強求,但是來了就要服從管理,不服的話看看咱們船炮利不利,還有,如果來了也要接受培訓,子女享受教育。”

李六魁聽了大喜道:“團練仁義,有團練首肯,這事兒就好辦了,某自有辦法讓他們入甕。”

李六魁巴不得邢承恩同意呢,眼見陸軍越來越多,自己海軍就那麼點人,如今疍家人加入進來,自己的海軍規模就能擴大了。

疍家人當兵只能當海軍,沒法當陸軍,沒辦法,暈陸,稀罕吧!

邢承恩也起了心思,想跟著一起去看看這疍家人,可惜被阻止了,因為這些人還在澎湖島隔離著呢,他也只能作罷。

老哈桑的人挺猛的,雖說藉著南風好跑船,可這季節還在跑船,掙錢不要命啊。

邢承恩又迴歸了日常,他覺得現在的生活說忙不忙,說閒吧也有不少事要拍板,也就給孩子們上課用點心。

晴雪就抱怨說,沒見過這麼悠閒的當家,萬貫家財也得敗光咾。

邢承恩卻不屑的說:“每個人都有擅長的事,我最擅長的恰好就是大局,哪怕親自去辦,局面也不一定比現在還要好,哪有當個出主意不幹事舒服。所謂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一幫聰明的人,在替我負重前行罷了,晴雪你記得加油幹,把船廠做大做強之後,我還會更享受。”

道理雖然沒錯,然而這番話聽起來,難免有點欠揍。於是晴雪氣的嘴角抽抽,乾脆掄起沙包大的小拳拳錘他。

之所以不想親自去管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世整天要面對各種糟心事,商場如戰場,各種陰招防不勝防。

哪有現在當個老甩手掌櫃爽,政事靠老叔五人組幫忙,軍事靠王進等人幫忙打理,商業方面包括船廠、軍匠營和財務甩給晴雪去解決。

再有就是和軍匠營一起發明新事物的時候邢承恩能說一說,也是站在高處指點一下,圖紙還都是抄小藝的資料,唯獨是培訓學生需要自己上,畢竟要讓他們思想認識和自己保持一致。

反正就是有點像電視裡演的總裁意思了,平時釣魚打高爾夫,一到大事兒才出來一下,挺好的。

第二季耕種的時候五人組決定再擴大五十萬畝耕地,三十幾臺拖拉機幫助犁地完全可以做到,就是後期照顧土地的人手會緊張,邢國舉卻決定先開地,哪怕後邊新開的荒地收成不好也比荒著強,而且奴隸馬上就會大量來到,應該能夠緩解下壓力。

還有一個原因是也要為輪耕做準備,土地多開闢出來要比荒著強,這些都要提前準備。

於是新移民們又震驚的看到鐵牛在一望無際的田野裡耕地的場景,感覺人生觀完全被擊碎,呆愣的模樣免不了被老移民們一陣教育。

:()諸天領主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