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
“倒是我著相了,走,咱們回去。”
王海濤兄弟三人都是是王進的族人,應該是管王進叫叔,此人帶隊穩重很有章法,王進就說他有大將之風,陸戰營經過這兩年的磨練,有將帥之風的沒幾個,王海濤是其中翹楚。
海濤是老大,還有兩個弟弟老二叫海洋,老三叫海波,都吃軍糧,海洋就在近衛營服役,海波和老大都在陸戰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從有開闢基隆港口想法後,邢承恩就需要一位穩重些的人坐鎮,經過兩個多月的篩選之後,各項能力比較出眾的王海濤自然進入他的眼中。
前期去了只是立足,把殖民點的營地建起來就算成功,後續的碼頭和港口建設完成那才算是真正佔據了主動權,之後就可以把士兵拉過去緩慢擴張。
邢承恩沒有親自過去,就是為了鍛鍊手下人,以後南洋的擴張都是這個模式,自己不可能每一次都親自去做,鍛鍊手下人就很有必要了。
這次開拓算是一場考試,學習完畢的學生們和士兵同時面臨的考試,後勤保障有了,最終能力還是要看他們自己。
……
春耕很累可是也很快,不過是眨眼之間,時間就過去,民眾等人都休息了,邢承恩帶著呂向文一干人等坐船前往基隆港。
在船沿著崖岸駛入海灣時,看著寬闊的海灣,想了一會兒,邢承恩指著海灣對王進說:“以後這裡建成港口後,外邊的礁石利用起來,看看能不能建炮臺。”
“是。”
凝視著這片海灣,邢承恩心情不錯,邢承恩在淡水和基隆之間猶豫了很久,最終選擇了基隆港。
淡水港位於淡水河口,原住民皆屬居住於臺北一帶的凱達格蘭平埔族住民,早期中國和日本的船隻,經常停泊淡水,與他們從事貿易。
淡水已經變成熟番歸化容易,但是,淡水港因處於河口,容易淤塞,大型船舶出入不便,自己的物資要靠船舶運輸,總不能每次都是自己來運輸吧,最後只能放棄。
基隆這是深水良港,而且北上日本航線也方便,臺北盆地距離不遠,耕種面積不小,未來發展大有可為。
隨著船航行進港,邢承恩已經能看到簡易碼頭和棧橋,軍營立在一片丘陵地上。
看到有船來了,軍營的人也在打旗語給船隊指示,讓船隊靠港。
剛剛在船上吃了午飯,下了船邢承恩從空間放出五臺拖拉機,呂向文等人也是先燒火準備,這邊的學生們已經過來接洽,他們先期過來就是做一個規劃,現在把拖拉機運過來先來把路夯一遍,讓港口區不至於卸貨都成問題。
基隆港是新建,需要的物資相當多,邢承恩只能用空間來裝貨,尤其是蒸汽拖拉機能加快很多建設進度,自然要帶來,這麼大的傢伙靠船運,光上船都是個問題,船艙裡放不下。
這時代可沒有貨輪和集裝箱,甲板上放這麼大的拖拉機,配重做不好一個大浪過來可能就把機器整沒了。
“主君,營地已經修建完成,只是比較簡陋。”
邢承恩看著眼前用木頭圍起來的大院子,佔地倒是不小,房屋還沒建造幾座,都是帳篷,確實簡陋,一點不像殖民城市。
“時間這麼短,你們辛苦了,我這次帶來的物資和機器幫你們加快速度,不過只有十天時間,十天後我們就要離開,所以有什麼困難就提,咱們現在就解決。”
王海濤敬了個軍禮也不客氣,把自己需要最先完成的任務和王進等人對接,邢承恩的時間不多,他們要抓緊。
晚上營地裡的篝火晚會很熱鬧,邢承恩提議犒勞一下士兵們,空間物資不止帶來了建設用的,生活物資也是帶了不少,搞個燒烤晚會是沒什麼難度的。
王海濤也在旁邊彙報這段時間的進展情況,營地建立還好說,附近的熟番習慣了交易,先遣團上岸時分還過來交易了一些物資,用皮子換糧食和鐵器是熟番們的常規操作。
“適當的收攏一些熟番,瞭解附近的情況,為下一步計劃打基礎,如果需要的話,從基地那邊調一些熟番過來,他們應該能溝通,如果生番來犯,不要吝嗇彈藥,給我往死裡打,要是人多就求援,咱們的戰士可是想要軍功想瘋了。”
“末將明白。”
:()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