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擊潰他們,死傷不會超過三百人,他們沒有軍魂,成不了氣候。”
“原先本來就是想著拉來當炮灰的,可是我對日本有了想法,這些人就是最好的帶路黨,日本人打日本人不會引起他們同仇敵愾,這樣的代價小一些。”
“那這次修整先上教導員,一個月思想教育課,跟著在開始正式的軍事課程訓練,平時思想教育課跟上,到冬季基本能用了。”王進最瞭解軍事,他給出了方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就這麼辦吧,王大哥,咱們能練出堪比岳家軍的軍隊嗎?”
“主君,這練兵其實容易,軍紀嚴明加賞罰分明就能練出精兵,待遇優厚優中選優就能練出背嵬軍,主君開創的思想教育課,讓軍隊有了魂,進保證練出一支橫掃天下的強軍。”
背嵬軍開創了不少先河,傳統步兵如果純粹依靠結陣投射,就意味著讓出主動權,只能等對方來撞牆,但投射比重過大(以致北宋後期極度奇葩的二槍八弩),一旦前排長槍兵被擊敗,後排弓弩兵就只能送人頭,宋軍很多莫名其妙的崩潰都與這個有關。
無獨有偶,波斯也使用過前沿一排重甲步兵,後邊九排輕甲弓箭手的陣型,被重步兵見長的希臘教作人實屬正常。
岳飛的創舉是第一次使用了重步兵主動向重騎兵發動進攻的戰術,讓鐵浮屠扛線、柺子馬兜背的套路無法發揮,同時纏住對手,給己方的大斧和重騎兵出場創造機會。
兀朮最頭疼斧頭,很可能就是在這兒被打出了心理陰影:一旦大斧出場,金軍就被迫進入混戰,而宋軍方面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兵力保持著隊形,拖得越久,對金軍越不利,情況和北宋完全倒了過來。
兀朮頭疼的另外一件武器是神臂弓,能無視甲冑,但磅數過高,臨敵只有一發。因此岳飛刻意縮減了弩手的編制,增加了肉搏重步兵的編制。
共和國林帥有言:敢於刺刀見紅的部隊才是過硬的部隊。
誠哉斯言!
歷史上有很多強軍是步兵壓倒騎兵的,甚至很多遊牧民族都是以步兵為主進行戰鬥。
比如說唐朝初期的時候,草原上的霸權爭奪是薛延陀對突厥,突厥人多薛延陀人少,雙方交鋒的時候,薛延陀人就下馬結成步陣,用弓箭對付突厥人,反而把突厥人打垮,從漠北逃亡漠南,之後才有李靖襲擊頡利可汗的大捷,之後徐世績帶兵進攻薛延陀人,薛延陀人也是下馬步射,射垮了徐世績的騎兵。只是唐軍騎兵鎧甲好,馬死得多人沒事,乾脆就也變身步兵,拿著長矛直接沖垮了薛延陀人的步陣。
這個戰例裡面,步兵就一點不怕騎兵。
後世金國鐵浮屠、滿清八旗兵,遇到強敵的大戰基本上都是下馬步戰,馬匹只是他們機動的工具,還有欺負弱雞的時候省力而已。
不光東方如此,西方也是一樣。維京人縱橫整個歐洲也是靠步戰大斧,他們甚至從北極一路穿越整個俄羅斯,烏克蘭到達黑海,建立了基輔羅斯帝國,還有很多人去拜占庭為東羅馬帝國組織了瓦良格衛隊,也是精銳步兵。
在更早的古典時代,無論漢朝還是羅馬,都是依靠訓練有素的重步兵來征服各自的世界,騎兵雖然也很重要,但是本身只處於次要地位。
1703年,在德國西部的斯拜爾巴赫河會戰中,法國步兵首次上刺刀衝鋒,戰勝了普魯士軍隊。
打這以後,刺刀廣泛裝備了歐洲各主要國家的軍隊。
做為最早大量換裝刺刀的軍隊,英國陸軍本身就一直維持著相當的戰鬥力,英軍士兵的訓練標準與嚴格度可以說是冠絕歐洲,也保障了英軍的刺刀拼殺能力。無論是面對拿破崙時代的法軍,克里米亞戰爭中的俄軍,還是一戰中的德軍。英國人都以訓練有素的刺刀搏殺和嚴整的陣型讓敵人叫苦不迭。
毫不含糊的說,刺刀玩得好的軍隊往往本身的戰鬥力就相當驚人,例如曾經說出:“刺刀是好漢,子彈是笨蛋!”的俄羅斯名將蘇沃洛夫曾率軍與同樣裝備刺刀的土耳其軍隊激烈的肉搏拼殺,將土耳其軍隊殺得暈頭轉向,雙方的戰損率達到了驚人的1:30,土耳其西亞病夫之名也不脛而走。
這完美的證明了一支腐朽落後的軍隊戰鬥力絕不是因為裝備落後,而是訓練和士氣組織能力壞到家了。
所以王進才覺得邢承恩的思想教育課凝築的軍魂才是軍隊最牛的武器,待遇、訓練和武器裝備都要靠後站。
:()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