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探索歸來(2 / 3)

戰鬥完全是一面倒,在交手之後就立刻顯示出了差距,個子高的佔了手長腳長的優勢,將矮壯漢壓制,最終抱的美人歸。

當然,這美人是他們眼裡的,胸大屁股大,身板比王海洋還壯,導致王海洋懷疑自己的審美。

最讓王海洋意外的是松嫩平原的農耕做的很好,金國遷過去的漢人和工匠在那裡興修水利,開拓土地種植糧食,形成了很大一片耕地,完全實現糧食自給自足。

,!

不過糧食只能一年一熟一旦遇到災年就慘了。

邢承恩知道南宋短期的氣溫上升之後氣溫開始下降,東北又將退回漁獵模式,除非有土豆、玉米或者耐寒作物出現。

邢承恩想過開發東北,但是古代真的很難,雖然棉花已經在南宋開始種植,但是產量還很低,等自己以後再搞到南美的高產作物和蒸汽機拖拉機大規模作業的話才有可能實現,不過到那時候南洋應該更有開發價效比吧。

東南亞四大平原可是很合適耕種的,邢承恩相信憑漢人的耕種天賦肯定能把這裡開發好。

想開發還是需要人,移民不夠,熟番來湊,至於這裡的人們一定會像熊部落一樣積極的擁抱新的時代。

不得不說,熊部落的族長和祭祀二人,真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族群領袖。

相較於被時代拋棄的巨齒族、豹族、羽族,熊部落的發展無疑是非常契合時代的軌跡。

後世的東南亞很多國家仇視華夏人,他們也不想想要不是華夏人在北方抵禦遊牧民族,他們後世哪來的底氣,這一世邢承恩要讓這裡成為華夏的大後方。

學習西方社會,設立總督,搞大農場,大種植園,至於土地上的原住民?哥大校長表示我回答不了。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開發這些地方是需要人手的,琉求還沒開發完,開新地圖得不償失,日本就是滿地圖開炮最後搞得天怒人怨,於是玩砸了。

先期肅清琉求,把宜居土地先佔住,之後在看情況制定戰略,蠶食和鯨吞是要看實力的。

想遠了,東北目前還是被金朝當成養馬地來使用,就是蒙古的威脅導致他們在邊界也學漢人修長城,不過成果嗎?就當學習了。

起源於完達山附近的金在五國城這邊還是比較重視的,雖然都是女真,可是金朝是起源於完達山附近,清朝可是長白山附近,邢承恩都懷疑完達山取名應該就和完顏阿骨打有關係。

東北地區是金國的地盤,打著完顏永德的旗號還是管點用的,所以王海洋的探索船沿著水系都轉了一圈,畢竟地圖在怎麼看也不如親自走一遍來的有效,而且一千年以後的地圖和現在對不上也正常。

蒙古草原那邊也歡迎探索船,尤其是能帶來茶葉的商人,他們飼養各種牲畜,如馬、羊、牛、駱駝等,以其提供的肉、奶、毛、皮等為主要交易物資。

蒙古地區對於中原的商品有著極深的依賴,若沒有蒙金貿易,他們茶喝不了,金屬農具沒有,甚至連做飯的鍋都沒有。

而宋朝的絲綢、茶葉、瓷器、布匹更是明星產品,甚至連木碗都能他們都要。

茶磚,不值錢的金屬器物,以及一些劣質的布匹,就能用以物換物的模式,換取蒙古人的牛羊和皮毛。一塊茶磚就可以換幾頭上好的羊,一匹20多尺的粗布就可以換一頭牛。

磚茶,顧名思義外形像磚的茶葉,由於便於運輸、易於儲存,磚茶是邊銷茶的主流。

相較於散茶,磚茶製作工序多了一些,選用原料卻不考究,厚葉、茶莖皆可制磚茶,價錢自然便宜至極,這貿易利潤,就算邢承恩見過大世面都心動了,利潤換算堪比千倍,什麼買賣有這麼賺,難怪大盛魁之類的在清朝那麼牛,喬致庸那麼有錢,這買賣太能幹了。

而且蒙古缺鐵,遼時,蒙古部落的許多鐵質武器和工具的原材料,都是從遼宋境內獲取的,一旦禁止關內鐵料進入草原,就能極大制約蒙古人的軍事力量和戰鬥力,畢竟當時蒙古人打仗靠的就是弓馬嫻熟,一旦他們沒有了鐵質箭矢,戰鬥力和危險性就會大大下降。

這就致使蒙古人入寇的時候,往往連百姓的鐵鍋都搶,這一是因為他們確實缺鐵,可能家庭幾個共用一個鐵鍋,另一個方面則是將鐵鍋這種大型鐵製品拉回草原上重新熔鑄,製作成箭頭。

遼國的鐵禁做的很好,但是金國的鐵禁政策沒有做好,導致大量的鐵器流入大漠。

金國時期的蒙古部落不僅普遍裝備了馬鐙,還大量使用羊毛剪、鐵車具、鐵馬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