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如果航道暢通,我們的海船能進去,就可以和蒙古人交易,明年五月我手裡有茶葉,我們要換馬,大量的馬匹。”
10月下半月黑龍江開始結冰,上游在11月初封凍,下游在11月下半月封凍。河流下游在4月底解凍,上游在5月初解凍。冰塞常在河流急灣處發生,暫時抬高水位達15米(50尺)。
“當年遼國被滅,除了一部分人建立西遼之外,還有不少遼國遺民在幫蒙古人對抗金國,我們可以招募一批人來耽羅島養馬。”
王進聽到這裡問道:“要找多少人合適?”
“越多越好,這裡離九州近,一旦發現九州有變,從這裡很方便調人過去。”
明年的目標主要是接觸,接觸交流達成貿易伙伴之後,歐洲大航海殖民開拓政策瞭解一下。
未來邢承恩對待異族的政策就兩個準則。
要麼!臣服,到我身邊來。
要麼!抗拒,到我碗裡來。
對方真要抗拒,生番的下場就是他們的,就算對方族群眾多,分化拉攏政策之下,印第安人怎麼成了被保護的?
不寫史的民族再強大,當老一輩人死完之後,一兩代人就把仇恨遺忘,被分化的新生代早已不知道自己祖先是什麼人了,完全被融合。
比如遼國被滅,以金人對遼人的仇恨,遼主一定遭遇了靖康之恥的待遇,可是卻沒有記載下來,而遼人被分化選擇也不同。
如耶律元宜投金被賜姓完顏,他隨完顏亮南下攻宋掌一路兵權,之後又殺完顏亮投完顏雍,是個典型。
金末契丹將領移剌蒲阿多次帶兵抗擊蒙軍,最後兵敗殉大金國。
當然也有石抹明安、耶律留哥等帶兵投蒙古抗擊金國的。
契丹人在遼國就愛造反,在金國從金初到金滅也沒安生。
“知道了,明年黑龍江下游先解凍的話,我們先探探月琴海和五國城,之後去蒙古草原。”
“諸位,明年計劃很多,而且民政移民壓力也不小,武事可能要和王家對抗,辛苦大家,這次回去後發動冬季攻勢,目的就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眾人忙說表態說應該的。
“還有,李六魁,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加大疍民招募人數,給我擴大海軍規模。”
“某就是騙也把人騙來。”
“行了,就交代這些事,散了吧。”
這次來高麗交易主要是為了黃銅雖然琉求有鋼炮了,可是產量不穩定,想要大量鑄炮還是需要銅,而銅錠正好是其他宋國商人不交易的,他們只會少量交易銅器。
宋商從高麗進口的“細色”,主要是人參、麝香、紅花、茯苓等藥材和銀子;“粗色”則包括大布、小布、毛絲布、紬(同綢)等布料,栗子、榛子、紫菜等食品,以及甘草、白朮、牛膝等藥材。
其中的毛絲布就是苧麻布,絕品的高麗苧麻布潔白如玉,王公貴族都會穿著。
而且商人們主要是獻方物和高麗王交易,一般流程是高麗國王先在長齡殿接受商人的進獻,然後估算其價值,數倍支付。
高麗需要的主要商品是貴人們喜愛的宋朝的瓷器、臘茶、絲綢、書籍等物品。
邢承恩交易量大,而且高麗王現在也成了傀儡,乾脆直接和高麗權貴們交易,高麗王可能覺得有被冒犯到?
日本則不同,日本和宋的交易物邢承恩和宋商們就有貿易衝突了。
來自日本的“細色”,包括金子、水銀、鹿茸、珠子等。“粗色”主要是硫磺、杉板、松板等木材。
硫磺在宋代進口商品中位列第一,因為硫磺是重要的軍需物資,能用來製造火藥,又是重要的醫藥用品。宋缺乏天然硫磺,而日本卻是世界三大硫磺出口國之一,所以貿易量排第一。
南宋時期造船業發達,江浙一帶的木材十分匱乏,而日本的林木資源十分豐富,因為懸殊的價格差,日本的木材大量輸入中國。
范成大的書中記載,在乾道九年(1173年),“蓋一木出山,或不直百錢,至浙江乃賣兩千。”日本的木材便宜,杉木和松木又特別適合水運且運費低廉,所以日本木材的輸入足以影響到江浙一帶木材價格的回落。
陸游在《放翁家訓》中就提到:“四明、臨安,倭船到時,用三十千,可得一佳棺。”日本木材製成的商品已經比較普遍,且可以讓人們自由選購。
日本的黃金也曾大量輸入中國。因為國內產量少,佛像裝飾和各類飾品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