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的市場,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在解體,但老百姓也買到洋貨了。
對這樣一股力量,你看不見他摸不著他,洋人沒有直接來燒殺搶掠,但他們掠奪的財富比搶劫多得多。
當時的中國人對洋人只有充滿著敬畏,恨不起來。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中國人對洋人要麼賣菜,要麼幫忙挖溝,要麼幫忙送信,甚至洋人還招聘了一支華人的軍隊。
,!
國家興亡,肉食者謀之,與我何干?只要我自己有錢賺,只要我自己的日子不被打擾,我不用管壓榨我的國家的存亡。
英國人很敏銳地把握住這一點,第1次鴉片戰爭的時候,英國人很注意把打擊範圍僅限於清朝的官員,儘量不去幹擾當地百姓的生活,他們很順利的就打下了廣州城,廣州的秩序沒有遭到很嚴重的破壞。
英國是一個相對安靜的拔鵝毛者。
比起當年滿清征服中國時的燒殺搶掠,英國人文明的多。當然這並不是給英國人洗地,英國人也幹了很多壞事,但就怕對比。對於一個升斗小民來說,只要英國人對他的直接搶奪有限,他們還是會優先照顧自己的營生。
所以你不能指望那個時代,侵略了我的祖國,全體國民就慷慨激昂,奮起抗議。
那個年代大部分國民首先想的是,喲,老爺們被趕跑了,沒人收租子了,因為滿人就是把我們當豬狗一樣對待。
這種民眾的冷漠,深深地刺痛了魯迅先生。
很多中國的有識之士思考如何讓中國組織起來,讓中國覺醒。
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再到辛亥革命,都沒有根本的解決問題,但是也推動了民族主義的不斷進步,不斷啟發了民智,但還不夠。
完成中國人民族主義覺醒的最關鍵一步,是日本人送上的神助攻。1937年7月7日,日本人挑起盧溝橋事變,意圖滅亡整個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在殖民心態上,日本人是缺愛的屌絲。
意識形態上,日本人剛剛完成了他們的民族主義構建,叫囂自己的民族優越性,把整個中國人視作劣等民族;經濟方面,日本人發起侵華戰爭的原因,就是國內經濟受到重創,轉嫁國內經濟危機。
因此日本對華的態度是燒殺搶掠,把所有人都變成奴隸,即使投降的偽軍也不例外。
日本人掀起了戰爭波及了大半個中國,讓幾乎整個中華民族都陷入巨大的痛苦中。
但是,關鍵是這個但是,但是日本人又不能滅亡中國。
他像是一條瘋狗在不斷撕咬一頭打了麻藥的公牛,公牛被咬的遍體鱗傷,但並沒有致命,狗不但沒有把公牛咬死,反而把公牛給咬醒了。
抗戰中,每一箇中國人都意識到如果自己的國家滅亡,每一位同胞都必然成為奴隸。
有國才有家,國破則家亡,這個迫切的道理與日漸開啟的民智相結合,最終造就了中華民族主義的覺醒!
後世隨便問一個懂一點點歷史的中國人最恨誰?第一是日本人,第二或是俄國人或是美國人,英國人都不一定有人恨。
因為英國人雞賊,他才不會去做日本人和俄國人那種燒殺搶掠的傻事,因為人家對殖民地的理解是比其他國家深刻地多的。
邢承恩講解的很具體,從開拓點的設立,到民族政策的實施,如何拉一批打一批,如果雙方實力都下降的厲害,國內人力充足的情況下如何滅國都有一套流程。
邢承恩就不信了,滅了土著,大批便宜土地吸引不來國內的民眾,只要有政策經濟方面的傾斜,再加上政府的良好引導,一定會有人來。
對大國,比如印度那樣的就學習英國,反正種姓制度深入他們的上上下下,自己去了對下等人秋毫不犯還幫助他們,只針對上等人,他們才不會關心城頭大王都是誰呢。
邢承恩的小灶課不止是這些學生聽,五人組和王進等軍部的主官也來聽,未來軍隊可以在民政部門沒有進入的時候暫行軍管制度,他們也要知道一下大概流程。
總之就是一個原則,我能打下來的就是我的土地,華夏移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兩三代人之後,這裡就是華夏領土。
我打不下來的,咱們暫時合作,後邊看情況處理,很實際的國家間對話規則,不是嗎?
你強,咱們好好做生意;你殘,我趁機割一刀;你虛,我直接滅了你。
:()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