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將士聽令,目標,前方五里處叛軍大營,所有人聽令行事,襲擊外圍叛軍,隨即立刻撤退!”
“尊將軍令!”
柳雲抽出腰刀大喝:“全軍出擊!”
定遠軍全軍化作一個長方形的陣型,向叛軍大營而去。
定遠軍騎兵呼嘯在遠處,等待雙方的碰撞。
李校武此刻正帶著兩千步卒在城外休息,他在等待攻城時機。
義軍大營內留守人數並不多,只剩下七萬眾的義軍在派出了所有馬隊守在其他三面城牆,其中南北兩面還各安排了一萬饑民佯攻。
再加上李校武帶出去四萬人,準備攻城事宜。
眼下義軍大營只剩下萬餘叛軍在其中看守,義軍囤積的糧食財寶軍械都是放置此處。
營內精銳步卒不過兩千餘人,其餘都是被安排打掃維護營地的饑民。
義軍大營也離攻城大陣相隔裡,李校武這個安排也是怕城中官軍魚死網破威脅到他的大營。
李校武悠閒的看著第一批攻城饑民,城頭上不斷有守城的老弱或者饑民落下。
成陽縣守城老弱手上武器斷了就用拳打,用牙咬,不少老弱抱著攀上城頭的饑民一躍而下,隨後淹沒在下方人群中。
第三批攻城饑民的傷亡已經超過兩成,不少饑民面露懼色,說什麼也不敢再繼續攻城了。
“鳴金,召回第三批攻城隊,第四隊繼續上。”
李校武面無表情,這些不斷逝去的饑民在他眼裡好像一件可有可無的物件,完全不能觸動他的決心。
“監督第三批攻城隊的饑民小頭目,攻城不利,陣前斬首,由饑民部繼續選人補上。”
“這批饑民退下後在軍陣後方休整,等待命令。”
隨著李校武一道道命令發下,大陣內響起鳴金聲,第一批攻城饑民大呼一口氣,隨後頭也不回的往後方逃去。
李校武的一隊親兵闖入其中,抓出了幾個饑民小頭目,這些人都是從饑民中選拔出來的,為的就是加強對饑民的管理。
這批人被壓在第四隊攻城隊陣前斬首示眾,其中一個親兵統領大聲喝道:“這些個軟蛋監管攻城不利,奉將軍令,將他們斬首示眾。”
“看清楚了,攻城敢有不出力者,就是這個下場,只要攻下了城,大碗的美酒,大碗的白麵饃和肉食任由你們吃。”
隨著義軍大纛下鼓號聲響起,第四隊饑民紅著眼衝向城牆。
定遠軍雖然奔襲了四十里,但是一番休整下又是鼓足了勁。
五里,對於身披甲冑的定遠軍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平常操練時,柳雲都會讓他們穿戴甲冑訓練,每日負重行軍,已經成了定遠軍操練的開胃菜。
這些軍士在柳雲高壓訓練下練就了一副好身板,一雙鐵腳板。
柳雲親自帶著親兵在陣內督戰,跟在他旁邊的還有陳凱歌以及他統領的軍紀兵,這些人都是沒有被算在作戰單位內。
叛軍大營越來越近,終於是有叛軍在木牆上發現了定遠軍,隨即尖銳的哨聲和鑼聲,叛軍大營內亂作一團。
他們哪裡想得到,李校武就在前方里處領兵作戰,後方莫名其妙出現一支軍隊發起了進攻。
被李校武留下看守大營的是他的親弟弟,李元義。
作為李校武的親弟弟,在他領兵出戰後,李元義自然而然的接下來守衛大營這麼一項重要的任務。
要說李元義也是個酒囊飯袋,出謀劃策,不會,領軍衝殺,不敢。
但是論起強搶民女,姦淫擄掠,就連義軍中的眾多首領都是自愧不如。
李元義更是仗著自己是李校武親弟弟的身份,多次搶奪手底下步卒馬隊搶回的民女財寶,好在每次都是李校武在後面給他擦屁股。
即便如此義軍內多有對李元義不滿者。
按理來說,想李元義這樣一個酒囊飯袋怎麼能擔任看守大營這個職責。
李校武是考慮到大營內安全,並不用親自領兵作戰,並且他判斷官軍至少還要三兩日才能抵達成陽縣。
因此乾脆把他都在了營內,免得讓他在軍中胡亂指手畫腳影響士氣。
眼下李元義正摟著搶來的民女在營帳內喝酒玩樂呢,從他有些蒼白的臉龐和虛浮的腳步就知道他已經被酒色掏空了身體。
李元義一手端著酒杯,一邊追趕幾名女子。
“美人,美人別跑呀,來本將軍這裡,嘿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