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道:“其實這要歸結成雅利安又搞出了一個苦修的概念。
只有透過苦修,就能得到神的賜福,能從低種姓成為高種姓,所以人家不是沒有好好投胎,而是進行狠狠的苦修了。”
此言一出,別說曹操和呂布了,就連嘉靖臉上也露出了古怪的神色。
這所謂的種姓制度,也太不要臉了吧。
他們嘴角抽了抽,繼續聽了起來。
“當然了,要怎麼苦修才能成功呢,這主要就是婆羅門說了算了,所以你一個賤民,不管再怎麼苦修,都不可能成為更高的種姓就是了。”
這句話道出了眾人心裡的話。
怎麼說呢,就像是,嗯,既想當那啥,又要立牌坊的感覺。
其實說到這裡,像曹操和嘉靖已經明白是什麼意思了。
種姓制度的底層邏輯,無非是透過一些有神論,將人劃分成許多個階級,接著再用宗教信仰來鞏固底層人的心,讓其生不出什麼反抗之心來。
於曹操而言,這有些類似門閥世界。
於嘉靖而言,這類似元朝將國人劃分成四個等級。
可又有些似是而非。
底層人民的確會受到這些的壓迫,可到了某個臨界點的時候,就會觸底反彈,從而將一切推翻重來。
或許制度還會存在,但每個階級都要重新洗牌了。
這是刻在華夏人骨子裡的觀念。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他日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
自古以來每逢王朝更迭,皆是這個道理。
所以他們會覺得很疑惑,既然自己也搞過這種東西,為何還要去借鑑這天竺的什麼種姓制度呢?
嘉靖問出心中疑惑,薑餅笑道:
“你這算是問到點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