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眾婦孺礙於婦人和王大的權威倒沒像其他流民般胡亂跑散,但看見施粥棚倒也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加快步伐。
氣喘吁吁的跑下山坳,田野有竹籬笆扎出個大圍牆,圍牆靠官道一側開了個兩丈餘寬大門,門上方橫木上寫著:吉王府第一慈善救災點。
到了門口附近,沒看見有持槍拿棒的兇惡府兵,沒看見有搶婦人的壯漢,有的只有一個老太監拿著個紙喇叭在大聲呵斥眾人排隊。
婦人示意眾人規規矩矩站好隊後,一個小太監按照順序一個個分發紙條道:“都拿好這個紙條憑證,上面編有排號,弄丟了紙條以後可領不到粥吃。”
婦人接了紙條細細看起來,紙條上寫著一組奇怪的符號還蓋了個紅頭章,章印寫著:吉王府慈善會。
慢慢的往裡移動,終於,有人(看起來也是流民)給每人發了吃粥的土碗,婦人拉著三四歲的男孩,那個女孩因為屙不出觀音土已經奄奄一息了,王大不忍心就這麼丟棄所以一路背在背上。
“都收好自己的號牌和吃飯家伙,下一個食粥棚沒碗吃飯可怪不得王爺,”
“不要搶,再搶趕出去餓死你們,一個個來,都有得吃。”
“吃完粥有人安排窩棚休養一晚,明天都趕去三十里外第二施粥點…”
“有手藝的提前登記,什麼手藝都行,可不要藏著掖著,咱們捧吉王府的碗可不能吃乾飯…”
“有孩子的提前登記,吉王有令,凡六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男女孩童都可入橘子洲義學堂,義學不但不要錢,還每日三餐十天一葷…”
“流民中有識字的男女可以去考核,過了考核安排去做管事賬房,識字多的安排去義學堂當先生…”
“吃多了觀音土的可以去那邊找大夫看病,先說好了,治不好是命,可不要怨恨吉王府…”
“都聽好了,吉王說了,不管你們以前是偷是盜還是反賊,到了長沙府都是普通流民,若在吉王府治下尋仇鬧事密怨謀仇者定斬不饒,吉王還說了,你們來去自由,若覺得不痛快了可以好聚好散…”
隨著這關中口音的大嗓門一條條交代,婦人愕然的打了兩碗米粥走出人流,這米粥很香,上面還飄著油沫子和青菜葉,她先喂男孩吃完一碗,而後又倒出半碗給男孩,最後才把剩下的半碗一口喝進肚子,這味道是她這幾個月見過的最美味食物。
吃完粥,她開始四處尋找大夫,終於,她看見有個白色帳篷畫了個紅十字元號,帳篷門口站了很多下腹鼓漲的人流。
找到大夫的婦人急匆匆拉著男孩去找王大一幫人,這數百人中可不止丫丫一個人拉不出觀音土,事實上,除了大王唯一的子嗣,其他人餓的狠了都吃觀音土,她自己也吃了不少。
王大正在細心的喂丫丫喝粥,幾口粥下去,這奄奄一息的娃兩眼竟然露出光芒。
丫丫不是婦人的女兒,他是前夫人的女兒,大王起事的由頭便是餓死了前夫人,丫丫當時也餓得只剩一口氣了。
天災,重稅,貪官,酷吏,實在逼得沒活路了,所以大王反了,沒多久,大王的隊伍越滾越大,一直到他自己也數不清到底有多少活不下去的鄉親們。
大王帶著青壯走在前面廝殺找糧食,殺一切有糧食的高門大戶和城鎮,後面跟著密密麻麻的老弱婦孺。
一直到大王攻破了自家的堡子,大王看見婦人動了心,他破天荒放過自己的父母兄弟,而後婦人便為大王生下鐵蛋。
楊鶴督師陝甘時婦人便勸大王接受詔安,大王聽了,也得了個官職有了份前程,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婦人的兄弟張悄悄也得了個官職。
可這樣風光的日子沒到一年,楊督師花完了崇禎老兒的錢糧被下了大獄,新的督師洪承疇斷了大王數萬兵馬的糧餉。
大王便是如此的仁義,他不能眼睜睜看著鄉親們活活餓死,於是他又反了,反了便再一次被圍剿,洪承疇手下第一猛將曹文詔帶著遼東鐵騎開始追殺。
數萬流民如何走的贏四腳牲口,於是,屠殺開始了,被殺的永遠是走在隊尾的老弱婦孺,不知道曹文詔殺了多少婦孺,許是殺的厭煩無趣了才捨棄婦孺追殺青壯。
五天打了五仗,五仗大王皆敗,可曹文詔數千馬隊奈何不了數萬青壯。
所以,洪承疇便使了奸計,他抓到婦人的親弟弟張悄悄,這個天殺的張悄悄竟然被老賊說動暗殺了自家的親姐夫。
大王一死,便是樹倒猢猻散,這一次是真的敗了,敗的屍橫遍野血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