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逼急了反他孃的(1 / 2)

第21章

“夾夾,熟哞,”

“嗯!”

“夾夾,好恰不,”

燒火的弟妹流著口水不停的問,那陝北口音早變成了長沙府口音,錢梅花鏟了幾塊瘦肉放在倆人手裡哽咽道:“幫姐姐試試熟沒熟,”

“肉熟噠,肉真熟噠,好恰,夾夾也恰,夾夾莫哭,小寶聽話…”

錢梅花疼愛的看著兩人,而後用個大土缽鏟了一大半肉留著過年,剩下的,他切了幾個蘿蔔丟進去慢慢的燉。

小寶小妹已經忘了父母是誰了,這很正常,畢竟當時他們太小了,太小了便記不住母親臨時還在用帶血的乳汁哺育,記不住父親頭戴白毛帕子一路唱信天游,陝北人人會唱信天游,但就數她大唱的最好:

青線線的那個藍線線,藍個瑩瑩的彩,生下一個梅花花,實實的愛死人,五穀裡的那個田苗子,數上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兒喲,就數那個梅花花好,正月裡那個說媒,二月裡定,三月裡交大錢…

此時王府內的夜卻分外蕭索,王府徹底沒錢了,也沒了一半的田地,還揹負著三十幾萬張嗷嗷待哺的嘴。

吉王大書房內,朱由楝一言不發的看著世子送他那盞能持續發光的小燈,他的下首坐著世子朱慈灶,庶長子朱慈煃,管家李伯年,城南工坊總管李喜李大伴,雕印總管劉德劉大伴,工礦總管海公公,河運造船總管李季年…

“想不到我吉王府如今有如此大產業了,”吉王朱由楝突然笑起來道:“都苦著一張臉做什麼,振作起來,說不定明年風調雨順便沒了南下流民。”

“對,只要開了年王府不再接收流民便會轉危為安,說不定還能興旺起來。”李伯年附和道。

一群人便齊齊看著世子朱慈灶。

朱慈灶不假思索道:“此事萬萬不可,流民既然投奔而來,吉王府豈能見死不救。”

朱由楝嘆口氣道:“此事便聽世子的,我也只說萬一風調雨順,說說今年各工坊產出情況?”

“鐵廠因為搬遷影響了些產能,而且目前產不出精鐵,加上鐵礦緊張,所以今年只產半生鐵…”

“紡紗廠也受搬遷影響,再加上棉花供應不足,所以今年只產出十萬,”

“服裝作坊苦於布料供應不足,今年只生產成人夏衣三十萬套,校服兩萬套,冬裝…”

“洗漱廠豬油供應嚴重不足,今年只產出肥皂十萬箱,香皂一萬多箱,”

“造船廠今年共造出百料河船八十七艘,八十料船…”

“…”

朱慈灶一一寫下後問:“哪些產出只供內需,哪些有餘力外銷換糧,價格幾何?”

大管家李伯年道:“目前能換糧主要是香肥皂,但各地商賈知道吉王府困境後一起壓價,去年香皂每箱換谷一石,今年增加了香味提高了工藝反而降價至一斗。紗棉目前只能供內需,各採石場窯口皆供內需,除了水泥琉璃能分銷小部分,河船倒是供不應求,但木料價格一漲再漲…”

朱慈灶放下筆道:“李叔意思是,有人用吉王府缺糧拿捏打壓我們的工坊?”

“是,各行省商會肯定商量好了對策,所以才同氣連枝步步逼迫,”

“能不能聯絡海商或者海外番商?”

“哪一家商人背後都是海商番商,可我們地處內陸奈何不得。”

“也就是說,如果吉王府不缺糧了,那我們就能拿到定價權是不是?”

“是,只要我們有三月餘糧,我保證他們先服軟。”

三個月餘糧,按照目前三十萬人每人每天一升糧,九十天需要兩千七百萬升,換算過來是二十七萬石。

這次發賣益陽水田是換來三十萬石糧和一千頭年豬,可養活這麼多流民不單單需要糧還需要錢,購買原料需要錢,王府家眷下人近千人需要錢,藩王衛需要錢,油鹽醬醋茶青菜蘿蔔葷肉需要錢,所以每月實際開支需要百十萬石糧才堪堪夠用,這還不包括每日增加的數千流民。

也就是說,三個月最少需要三百萬石存糧才能拿到主動權。

諸管事告退後書房只剩下父子幾人,吉王朱由楝凝視著嫡世子朱慈灶問:“灶兒,現在只有我父子三人,你給我說句實話,你到底意欲何為?”

朱慈煃急了道:“這還用猜,今天毆打梁學政,只怕今晚八百里加急彈劾奏章早送往京師,要我說何懼之有,王府現在有整整一衛五千兵馬,各地作坊礦山又有萬餘治安隊,崇禎不動手則好說,他若把我們逼急了,憑義學堂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