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你母親很擔心你的婚事,你這個旬休回趟王府吧!”朱由楝等到嫡子下課後直接道。
朱慈灶為難道:“父王,兒臣最近確實沒時間回府,你是知道的,不說校印教材,便是水陸洲這麼多作坊就夠忙活的,最近高爐鍊鐵剛有點眉目,我若不管哪裡行。”
“鍊鐵有眉目了嗎?”
“是的父王,耐火磚粘土終於找到了,”
“還是抽空回府一趟,我也被你母親嘮叨怕了,”
“兒臣儘量抽空回一趟。”
“嗯,聽說造紙作坊用蘆葦杆造出了宣紙?”
“能造宣紙,但不如皖南宣紙,目前造紙作坊主要生產加厚黃紙用於印刷教材和草稿紙,”
“那也是好的,至少這黃紙勝在結實耐用還便宜,得擴大產能行銷天下,要不然,家中那點產業可經不起幾年消耗,父王都準備發賣一部分王田了。”
朱慈灶賠罪道:“是孩兒不孝,”
朱由楝淡然道:“你無須自責,既然守不住,還不如早點賣個好價錢,慈灶,袁崇煥真被聖上凌遲了,陝西流民真的反了,不過闖王好像不是李自成。”
朱慈灶遙望北方道:“闖王只是流寇共推的一個稱號,目前的闖王應該叫高迎祥,李自成目前還是驛卒,他應該是崇禎四年加入王嘉胤部,王嘉胤死後投靠高迎祥,一直到崇禎九年高迎祥被殺後他才被推舉為新闖王。”
朱由楝感嘆道:“也就是說只五年時間,他一個驛卒爬到流民共主高位,再用八年時間便終結了大明江山社稷。灶兒,要不我們派幾個得力手下先結果了這廝如何?”
朱慈灶搖搖頭道:“父王,殺了李自成有王自成劉自成,事實上,高迎祥部下巨寇無數,崇禎十六年攻入長沙城火燒吉王府的就是高迎祥部將張獻忠,這人與李自成不歡而散後分道揚鑣霍亂南方,相比於張獻忠,至少李自成對大明貧苦百姓還是仁慈的。”
吉王朱由楝一聲嘆息道:“也罷,朱氏江山既然氣數已盡便由他去吧,至於吉王一脈,父王若不在了就靠你翼護了,灶兒,你百般推諉婚事又不近女色,你是不是在那邊有了妻兒?”
朱慈灶慌忙道:“沒有的事,父王,我,真沒有,後世,女子可讀書做官,可立業可置產,後世女子心高氣傲豈是那麼容易娶進家門的,兒臣在那邊只是個無權無勢的普通學生,”
朱由楝氣惱道:“你沒表明世子身份,不可能啊,我兒英氣逼人一表人才還不能娶妻生子,那普通人家如何婚配?”
朱慈灶紅著臉道:“後世誰管你世子王子,後世無錢無勢的普通男子多有鰥居一生,這也算後世不完美處,父王,其實後世並不完美,後世官吏貪汙成風而百姓不敢多言…”
朱由楝嘆息道:“即然你知道後世並不完美,你何必開啟民智,父王只怕你一腔熱血,卻換來個混亂乾坤…”
上課鈴響了,朱由楝只能搖搖頭作罷,畢竟他於嫡子多有隔閡。
朱由楝回到音樂館時十個歌姬已經做好課前準備,當然,進了課堂她們不再是吉王府歌姬,而是義學堂音樂助教,她們脫下綾羅綢緞換上土布教習大褂,事實上,義學堂不光學子統一校服,所有教習都有統一服裝,所以水陸洲有專門供應學子裝束的紡織作坊和服飾作坊。
朱由楝先看了看大黑板上用粉筆寫好的歌詞歌譜,再看著臺下十個班五百餘民學子,這些學子大多七至十歲,當然,也有三成超齡學子,甚至於已經成年的男女學子。
吉王朱由楝知道問題出在世子身上,世子規定,凡有心入學者,不管男女可放款年限。
世子又規定,凡流民百姓尋求吉王府庇佑,吉王府除一日兩餐飽飯和寒暑兩套衣服外再無補貼,流民可自由去留。
流民又不傻,天天干活只能換兩頓飯和兩套衣服,但要是讀書,不但不用幹活,而且一天三頓飽飯,每旬還有一天葷食,一年四套衣服,所以,無數超齡或者瞞報年紀的都往義學堂跑。
好在這個時空百姓大多純樸善良,即使有三成大齡學子,但一般都有家人在幫忙幹活,這要是後世,估計八十歲老太太也會往義學擠,誰他娘會傻乎乎的去白乾活。
當然,這個時空流民子弟對讀書機會無比珍惜,對教習更是畢恭畢敬。
朱由楝清了清嗓子喊道:“同學們,上音樂課不需要這麼認真,大家把筆墨都收了,再往前擠一擠,太靠後的聽不見,本王…本教習年紀大了,所以中氣不足。”
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