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級,小學堂教師,普通管事,月薪為四百圓紙幣。
第七級,崇禎五年前流民(含五年),底薪加質量加產量,原則上不低於三百紙幣。
第八級,崇禎七年前之流民,王府內下人傭人,王府衛隊,犧牲烈士家屬及傷殘工人(大建設大開發因工傷亡不少),月薪不低於二百圓紙幣。
第九級,崇禎九年前之流民,月薪不低於一百圓紙幣。
第十級,崇禎九年後之流民,原則上工資僅供溫飽。
當然,這個工資制度是透過數千管委會,紀管會和彈劾會數次會議協商出的方案,雖然談不上絕對公平,但大體合情合理,而且紙幣目前只能在王府開辦的採買場和各地食堂使用。
有了月薪還不夠,吉王世子又下令大搞安居工程,三四百萬人口擁擠在湘江兩岸,而且是長沙城南那片狹小區域,已經到了一鋪難求之地步。
所以,建房是迫在眉睫之事,好在,湧入的免費勞力足夠,建築材料也大多采用夯土加少許紅磚,建築款式全部採用學堂樓風格。
只不過,後世的長沙城雖然人口達到千萬級別,但那是高樓大廈。
現在,兩三層筒子樓要住下四百萬人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人口密度會多擁擠。
八月十五中秋節,突聞世子妃又有了身孕,吉王妃高興的下令全民放假三天同樂。
一時間,吉王府大賣場人滿為患,橘子洲大橋人流如織,湘江兩岸,各地學堂全是密密麻麻遊玩探視的流民,甚至於整座嶽麓山都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