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開啟的頂蓋下是一層排列整齊的木炭,木炭因為水汽已經完全溼透。
“他用了木炭防潮,這裡面肯定有很重要的東西。”朱副館眼睛一亮道。
倆人輕手輕腳慢慢的清理出最上層的頂蓋,果然箱內還有一口木箱。
待倆人清理出周邊木炭開啟第二層木蓋,裡面還有一層細木炭。
不過因為第一層木炭的吸附,第二層木炭處於半溼狀態。
倆人躡手躡腳清理完第二層木炭揭開頂蓋,發現裡面又是一層竹炭。
“這,朱老師,不會這裡面全部是層層木炭吧!”
“不會,這絕對是最後一層木炭了。”
好吧,年輕人靜下心再慢慢清理,果然竹炭下是一口黑漆小木箱。
這口木箱做的很精緻,弧形頂蓋,邊角是拋光圓弧,那層黑漆更是散發著黑色的光芒。
倆人緊張的抬出小木箱,小木箱估計有五十斤重量,長寬高估計在800*500*650毫米。
因為尺寸不大,所以倆人很容易從支模架空隙抬了出來。
當這口黑漆漆的箱子出現在門口時,所有專家和高層都明白這裡面肯定藏著這處神秘儲物間的所有秘密,因為這太不可思議了,太難以置信了。
誰能相信這個世界會真的有一個來自四百年前的王子穿越而來留學十六年,誰能相信他盡然第二次穿越時空來後世交易糧食,更有誰相信,他竟然會用如此方式與後人溝通聯絡。
熬了一天一夜的王酈此時已經淚流滿面,她不止一次查詢歷史上的朱慈灶結局,她知道他生命盡頭是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攻破長沙城。
五年前他好像說已經到了崇禎五年,而今又過了五年,也就是說,他最多隻能活六年時間。
她是明白這傻子不會為了活命潛逃的,他會傻傻的站在長沙臨湘門城樓守住他的國,守住他的城,甚至於用自己的生命來證明真正的國王是不可能投降的。
那他為什麼留下這口箱子,又為什麼非要後人在2010年後開啟,一切的一切都說明,只有2010年那次穿越證明他真的來過後世,這可能是他最後時刻對後人的交代。
王酈是沒有權利進入守衛森嚴的帳篷內。
此時的帳篷內,由吉王研究會權威專家,省博物館副館長朱鎔埔親自開啟了這口木箱。
開啟箱子,裡面還是一層細竹枝炭條,在炭條中間,是三個同樣精緻的小木盒,不過這次用的是暗紅漆,紅漆上還有毛筆寫下的文字。
其中最大的木盒子外寫著:“吾妻王酈或吾子朱和堤親啟。”
第二口木盒寫著省博物館或者國家機關親啟。
最小的木盒字型明顯是另外一人手筆,因為這筆字更有古體更有意境,他寫著:贈送後世三小友李張王思聰,吉王朱由楝留。
眾人面面相覷,而後很默契的先開啟屬於他們的那口木盒,盒子也是從頂揭開,映入眼簾是一塊絲綢包裹,開啟包裹是一卷竹簡,竹簡用蠅頭小子寫著:見字如面,我於2010年迴歸大明時才發現國家給予我如此大的幫助,首先,我感謝國家對於我的襄助,其次,我是真的拿不出任何東西回報你們,最後,這批物資真的幫助巨大,特別是良種和這批書籍,隨身碟資料,和那三百噸白銀。
從回到大明後,我幾乎夜夜試圖再一次開啟時空門再尋求幫助,可一次次無功而返,一直到崇禎十年三月開春,我想,我是真的回不去後世了。
崇禎朝情況比史書上記錄的還要糟糕,京師政治我不太關心,但逃難長沙府的流民越來越多,止崇禎十年三月末,吉王府初步統計收容流民達兩百三十萬,而且每天呈數萬規模洶湧而至。
這其中還不包括去其他方向逃難流民,不包括凍餓而死流民。
因為有了這批良種和工坊產出,吉王府勉勉強強熬到今天,往後形式只怕越來越難。
但是,我又不想強自改變歷史軌跡,歷史軌跡的更改意味著我會和你們錯過時空。
可我若任其發展又對不起你們的資助和自己的良心。
改與不改,我想決定權在我培養出的十幾萬學生,因為他們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誠惶誠恐焦慮難斷,若因為我打亂後世時空,我深表歉意,山高海深不可表達謝意,現將吉王歷代珍藏和三十萬噸黃金交由國家保管。
吉王第七代世子朱慈灶留於崇禎十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