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重複運轉帶動轉輪。
但是,他們和米國人富兒設計的第一艘明輪一個思路,也是左右兩臺蒸汽機帶動兩側明輪,明輪轉動帶動船身前進。
當然,礙於這個時代認知限制,他們看見水利碾米機是明輪帶動,水車也是,車輪更是如此,所以,這樣設計無可厚非而且很高明。
主設計是機器專業的王二妹,山東青島漁民子弟,崇禎四年逃難至長沙,當聽說女真肆掠山東後,王二妹日夜撲在造船廠想把蒸汽快船造出來往前線運送補給。
王二妹看見校長來了興高采烈道:“校長,我改造的船可以在河中走動了,而且速度快於帆船,如果有風帆助力,我的船可以甩普通帆船幾條街。”
朱慈灶看著這大大咧咧青島姑娘,他不想打擊她的積極性,但現在,不用朱慈燦請求他都知道,戰爭一旦打響,那點彈藥打不了多久,而且必須即使補充,否則,抗虜衛還不如吉王衛能打。
朱慈灶忍不住指點道:“你用紙摺疊過風車玩沒有?”
“有啊,小時候經常摺紙風車玩。”
“王二妹同學,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可以借鑑紙風車?”
“紙風車?”
“對,把風車放平在船尾,用轉軸連線蒸汽機,蒸汽機帶動扇葉,扇葉轉動產生強大的推力,如此,即節約空間,又方便快捷。”
“船尾,紙風車,放平,轉軸連線蒸汽機,不對先生,船尾有轉向舵,如果放了轉槳,怎麼轉向?”
“那是你思考解決的問題…”